南京舉行悼念儀式為5位離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送行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4-07-19 16:58:32 | 來源: 新華社 |
新華社南京7月19日電(記者邱冰清、蔣芳)程福保、陳桂香、劉素珍、高如琴、石秀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倖存者照片墻上,又有五位老人的“面孔”由彩色變為黑白。
7月18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舉行“熄燈”悼念儀式,為今年離世的5位倖存者老人送行。新華社記者邱冰清 攝
18日上午,紀念館內舉行“熄燈”悼念儀式,為今年以來先後離世的5位倖存者老人送行。每一位老人離世,就要“熄滅”一個燈箱,這面由百名倖存者肖像照組成的照片墻,燈光日漸稀疏。截至目前,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33位。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的倖存者照片墻局部。新華社記者邱冰清 攝
看著曾祖母陳桂香的“面孔”變暗,蔣秉醇在她的照片下獻上一朵白菊。“戰爭讓曾祖母變成一個孤兒。她是南京大屠殺的受害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蔣秉醇説,曾祖母生前多次參加證言集會活動,2011年還曾遠赴日本參加證言集會,以親身經歷傳播歷史真相。
戰爭的浩劫讓無數普通人的命運被徹底改變。
南京大屠殺發生時,高如琴的外婆和母親一左一右拉著她逃命,躲避侵華日軍的追殺。親歷浩劫,高如琴看淡生死,她的遺願是捐贈遺體用於醫學研究。如今,高如琴老人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高如琴的兒子向軍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捐贈高如琴老人相關物品。(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供圖)
當日,高如琴的兒子向軍將南京市紅十字會頒發給母親的志願捐獻遺體紀念證、遺體捐獻榮譽證書等捐贈給紀念館。“媽媽生前説,她得到了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注、關懷,希望死後也能為社會做點貢獻。”向軍説。
去世老人中的程福保曾是一名軍人。1937年南京淪陷時,程福保的父親攜家帶口出城逃難,慘遭日軍殺害,留下孤兒寡母艱難生存。1949年南京解放後,程福保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老人生前説:“家和國永遠連在一起,無國哪有家啊。”他的人生經歷仿佛在提醒世人:國盛則民強,國弱則民孱。
7月18日,人們向離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獻花、鞠躬。新華社記者邱冰清 攝
倖存者照片墻前,不少參觀者駐足、凝視。“你們看,這些老人親歷了南京大屠殺那段慘痛的歷史,黑白的照片説明他們已經離開了人世……”來自雲南昆明的遊客司明明向自己的兒子和女兒介紹著照片墻的含義,眼裏噙著淚。
“倖存者老人都經歷了很多的苦難,看到日漸暗淡的照片墻,心裏很難受。希望還在世的倖存者能健康、幸福地過完余生。”司明明説。
相關新聞
- 2023-12-13澳門特區政府舉行公祭儀式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 2023-12-13香港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儀式
- 2023-12-13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
- 2023-12-13有義務把南京大屠殺的真相傳達出去——訪日本銘心會會長松岡環
新聞推薦
- 二〇二五兩岸青年峰會在京開幕2025-07-04
- “抗戰是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2025“文化抗戰川渝行”活動舉辦2025-07-03
- 首屆海峽兩岸六月六曬譜日活動在上杭舉行2025-07-03
- 交流交友交心,漢臺青創城市合夥人在武漢雙向奔赴2025-07-03
- “童年想娘,老年想家”——台灣老兵高秉涵的守望與盼望2025-07-03
- 從台灣帶來一場美好的茶事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