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背“快遞”成功“簽收”!嫦娥六號探月之旅揭開了多少秘密?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4-07-26 10:58:44 | 來源: 央視網 |
前不久,嫦娥六號帶著月球背面的土壤順利返回地球。這是中國航天史上迄今為止技術水準最高的月球探測任務,不僅突破了月球逆行軌道設計與控制技術,還突破了月背智慧採樣技術和月背起飛上升技術,而且實現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動採樣返回,這項航天壯舉的背後凝聚了哪些中國航天人的創新創造?月背取回的土壤將為我們探秘宇宙揭開多少月球的秘密呢?
精準避障、智慧採樣
嫦娥六號順利帶回月壤
2024年6月25日內蒙古四子王旗航天著陸場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經過53天的太空漫遊,嫦娥六號返回器順利著陸,並給地球帶回了一份珍貴的“快遞”——來自月背的月球樣品,這也是人類首次實現月背採樣及返回。
珍貴月球樣品將為人類提供更多關於月球的寶貴數據和信息,有望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
嫦娥六號的預選著陸區——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落差達10多公里,這就好比要把一台小型卡車降落到崇山峻嶺中,不僅需要精確避障,還要有先進的制導導航與控制系統來確保安全著陸。
專家們在同濟大學的試驗場裏進行了反復論證,大大小小的木板通過不同的高度和角度,模擬從空中看到的地面起伏。
嫦娥六號平穩著陸後,月背採樣更為艱巨。受限于月球背面中繼通信時長,嫦娥六號採用快速智慧採樣技術,將月面採樣的有效工作時間縮短為不到20個小時,通過鑽具鑽孔取樣和機械臂表面取樣兩種方式,分別採集月球樣品。
與嫦娥五號相比,嫦娥六號在智慧化和自主化方面有了很大改進。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馬如奇 :只要發一條指令,它就把整個任務連貫起來了,比如觸月、採樣到放樣,整個過程中只需要一條指令把它全給連起來就全部執行了,這樣效率就提高了。
神秘而遙遠的月球之上,沒有磁場和大氣層的屏蔽,月壤直接暴露在太陽風和其他宇宙輻射當中。對於月壤的研究將為人類了解地球空間環境和太陽活動的長期演變提供有力的幫助。而中國探月工程從立項到現在,已經走過了20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 吳偉仁 :我認為這二十年來,從無到有、從零到現在,有些方面我們走在前面了。
相關新聞
- 2024-06-28人類首份月背樣品,1935.3克!
- 2024-06-27嫦娥六號返回器開艙活動在京舉行
- 2024-06-26Go“兔”月球重返地球!中國航天的故事未完待續!
新聞推薦
- 關稅高企 捷豹路虎暫停對美出口2025-04-07
- 從雙向奔赴到同向而行 外資來粵何以“不見外”?2025-04-07
- 珠海深度遊+香港無縫中轉 “經珠港飛”首航團啟程2025-04-07
- 乙巳(2025)年清明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典禮在縉雲舉行2025-04-07
- “文化的血脈始終將我們緊密相連”2025-04-07
- 一條漫漫“回家路”,他們走了40年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