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臺企轉型升級30年:“一直在這裡,未來也會在這裡”

30年來許多臺商把上海當作第二故鄉,更轉型升級迎向新發展機遇

 

“一直在這裡,未來也會在這裡”

 

本報記者 洪俊傑

 

 

“臺商已成為上海最重要的經貿合作夥伴之一。”30年前,1994年10月14日《解放日報》頭版刊文,“至上月(1994年9月)底,臺商在滬投資企業累計達2030家,協議投資金額38億美元,分別佔全市總數的五分之一和六分之一強。”

 

也就是在那一年,27歲的高雄青年李政宏第一次來到上海,接手父親留下的企業。如今企業已經上市,年銷售額從1994年時的200萬元人民幣增至當下的10億元。在企業安亭總部,已是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的李政宏很感慨:“臺商臺企一直是上海發展的參與者、貢獻者和受益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祖國大陸的發展,功勞簿上要記上臺胞臺企的一筆”。回顧過往,在滬臺企的成長史正是上海的發展縮影。上世紀90年代起臺企來滬投資設廠,當時多為勞動密集型産業,從最初傳統製造業延伸至電子通信産業。憑藉資金、技術、管理等優勢,臺企在上海生産後遠銷海外。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出口大幅增長,臺企乘勢發展壯大。

 

本世紀以來,隨著兩岸交流日益活躍,臺企的目光也從海外轉向身邊。餐飲、美容、娛樂、文創、大健康、寵物醫療……服務型臺企來到上海,第三産業逐步成為在滬臺商的新賽道,臺企轉型升級步伐明顯加快。截至2023年底,上海累計批准設立台資企業1.96萬家,累計吸引合同台資466億美元。截至2024年上半年,已有臺企地區總部33家、研發中心36家。

 

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如今大陸正積極推動高品質發展,上海臺企借此東風,或加碼佈局,或搭建橋梁,通過“轉型升級,持續深耕”與“著眼內需,放眼海外”,共享新發展格局下的新機遇。

 

 

走入位於張江的環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生産基地,“熄燈工廠”正在運轉。通過自動化物料搬運系統控制,機器人手臂、輸送帶、智慧搬運車能有條不紊運作。不用工人在旁,物料可以24小時在基地內精準流動。更重要的是,系統能因生産要求不同而迅速調整,提升産線的彈性與敏捷度。

 

這家工廠也是環旭電子的全球旗艦廠。環旭電子起步于台灣,如今在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墨西哥、越南、台灣地區等地設31個生産點,運行著220多條生産線,高智慧化的上海工廠成為海內外同行學習標杆。

 

“這些年,許多臺企對接上海産業發展方向,匯入上海發展的大江大河中。”上海交通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説,上海臺企瞄準積體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産業,通過對接需求與提升能級,將原有的技術優勢轉換成産品優勢、規模優勢。

 

環旭電子董事長陳昌益介紹,上海營收佔企業全球營收總數近五成,基於上海人才優勢、産業基礎和營商環境,高端技術和研發工作都集中在這裡。以SiP模組為例,因其有集成度高、穩定性強、功耗低等優勢,符合手機、手錶、藍牙耳機對組件“輕薄短小”需求。企業生産SiP模組出貨量超50億套,位列全球首位。

 

不僅是環旭電子,臺企長期以來在電子信息、半導體、光電等領域擁有先進技術、豐富經驗與全球網絡,這與大陸發展新質生産力目標相契合,也給自身帶來更多發展契機。

 

比如,硅基OLED被視作元宇宙設備的主要顯示屏。 下轉 3版(上接第1版)2019年,臺企冠捷科技創始人潘仲光就通過戰略投資,與上海季淵團隊合作成立昀光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一條8英寸硅基OLED微顯示器生産線。再如,李政宏所在的上海冠龍閥門節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智慧製造與數字化升級,研發出智慧閥門,産品集信息採集、數據傳輸、數據分析等功能于一體,實現閥門開口“説話”。

 

 

有的臺企選擇升級,也有的企業選擇轉型。

 

“我們轉型是被‘逼’出來的。”麥可將文創園區法定代表人、董事長連泰瑞告訴記者。1992年他的父親來七寶投資建服裝廠,2009年工廠外遷,廠房改成辦公樓,“我們是周邊最老的建築,處在租賃市場最底層,當時主要當倉庫用,卡車進進出出,整天灰天灰地”。

 

文創成為企業轉型突破口。“台灣有創意、有業者,上海有資金、有市場,充滿時代滄桑的老廠房也能成為賣點。”2015年起園區劃出30%面積用於發展文創業,併為業者提供諸如創業輔導、政策指引、租金優惠等措施,吸引兩岸40多家文創工作室入駐。麥可將還與台灣多個文創機構合作,成為不少對岸業者來大陸的首站。

 

到了2018年,上海出臺“惠臺55條”,這是大陸首個省級層面惠臺政策,其中的28條涉及為台資企業在上海投資及經濟合作給予與當地企業同等待遇。外界相信,這有助於在滬臺企簡化審批手續,降低經營成本,助力轉型發展。

 

連泰瑞決定再度轉型。去年底,園內文創特色酒店開業,木雕、陶藝、唱片等文創産品擺在其中展示,“所見皆可售。老師的工作室就在附近,住客看中後能找他們對接。”這種“前店後廠”模式打通文創業上下游,文創酒店、文創園區又為辦公樓添色不少,“我們的租金是附近最高之一,出租率九成多”。

 

深耕上海的同時,不少臺企選擇出海。不久前,上海冠軍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江錫毅有了新頭銜——快樂檸檬全球CEO。這是家全球性茶飲企業,如今在歐美有近千家門店。

 

企業以製作箱包起家,但多元化發展一直是江錫毅的經營理念。即便在箱包暢銷的年代,他就引進年輕人喜歡的背包品牌傑斯伯(JanSport),後來把産品銷售主渠道由線下轉到線上,如今又決定投資茶飲業。

 

按規劃,上海會成為企業産品的行銷中心和研發中心,而海外會成為企業的市場中心。“兩邊市場有時差,這邊常見的行銷策略與産品口味,在海外可能還是很新鮮。”江錫毅認為,與其直面大陸市場激烈競爭,即便要適應海外不同消費習慣及商業規則,走出去仍是企業務實選項。

 

 

與企業同時轉型的,還有上海的臺商。作為臺商二代,江錫毅與連泰瑞親歷過父輩在大陸建廠經營全過程,“30天的訂單客戶要20天完成,全廠上下沒日沒夜幹,賺的都是辛苦錢”。

 

在江錫毅看來,前後兩代臺商相比,最大區別是信息獲取途徑不同,上一代多靠朋友間口口相傳,這一代更多是從網絡獲取,商業信息很難被禁錮在小圈子中。“在廠裏接訂單、安心生産的時代早就過去了。每個行業都有它的週期,發現商機後,一定要想辦法跑得比同行快。”

 

時代的不同會讓兩代人理念産生“衝撞”。“老一代人要有包容度,接受時代變化在加速的現實。年輕人要理解老一代,為他們控制風險、踩踩剎車。”因家庭變故而忽然接班,“1.5代臺商”李政宏能夠理解兩代人。

 

“我不認為不子承父業就是沒上進心。”從紡織轉行文創的連泰瑞説,“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是,每一個人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他不建議年輕人刻意去闖新路,“我們既然有幸能站在前輩肩膀上,就應該思考如何在他們基礎上轉型升級,讓上一代積累下來的産業煥發新生命。”

 

對於自己下一代,臺商們多選擇順其自然。在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進入生産領域後,很難以自己經驗為後代規劃路徑。至於企業,是繼續家族經營,還是引入職業經理人制度;是繼續發展主業做大做強,還是花開多支分散風險,都要審時度勢再考慮。

 

但有一點是確定的,此心安處是吾鄉。許多臺商把上海當作第二故鄉,在這裡紮根、深耕,再生根,有了第三代甚至第四代,不斷為“兩岸一家親”“命運共同體”寫下生動注腳。

 

 

新老臺商逐夢上海還在進行中。建文創酒店時,連泰瑞向銀行貸款3000萬元人民幣,“有人説有多少錢就做多少事,但我希望能把酒店裝修得更好”。他看好上海的未來,隨著越來越多海內外遊客來到上海,文旅市場會擴大,酒店生意也不用擔心。

 

上海的産業升級給臺企更多機遇。“上海匯聚大量專業人才與研究機構,推動元宇宙領域加速創新。”潘仲光看好這一産業前景,願意進一步在上海投資。陳昌益告訴記者,特斯拉已成為環旭電子的重要客戶之一,企業希望通過進一步研發創新,找到更多合作夥伴,“上海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領軍城市,我們希望向車企提供晶片、模組、系統端等關鍵製程技術。”

 

在盛九元看來,一方面,臺企在先進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深耕多年、基礎紮實,另一方面,臺企總部、研發中心、銷售中心多設在上海,生産要素集聚度高,臺企需要思考的是,未來如何用好企業優勢及上海優勢,更好融入本地産業鏈、供應鏈與創新鏈。

 

“很關鍵的一點在於,臺企發展不能只是簡單的技術升級與生産力提升,最重要的是調整企業戰略,主動對接大陸産業發展方向。這一過程難免有陣痛,但轉過來了,就會有一片新天地。”盛九元認為,我們需要思考上海如何在“五個中心”建設中有效吸納更多臺商臺企元素。從某種程度上説,這就是種雙向奔赴、彼此成就的過程。

 

採訪結束前,李政宏回憶起1994年初來時的上海:當時南翔工廠四週都是農田,只有零星幾家小超市,下午4點就關門歇業。採購員從南翔去北京西路五金街買零配件,早上出發到天黑才能回來。後來,上海交通上天入地,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上海會變好,在我意料之中;能變得如此之好,在我意料之外!”

 

李政宏希望,不要忘記臺商臺企為這片土地打拼過,“過去30多年,我們臺商一直在這裡,未來也會在這裡”。(解放日報)

標簽:臺商臺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