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嘉賓聚首陜臺會共話交流合作——“大陸發展進步始終是臺胞臺企的最大機遇”

“海峽兩岸對於科技創新都有彼此的精彩和成就,如果能攜手合作,必能結合自身優勢,讓兩岸的科技産業及創新發展更為飛速進步。”近日,第五屆海峽兩岸(陜西)經貿科技合作大會(以下簡稱“陜臺會”)舉辦,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在會上如是説。

 

本屆陜臺會由國臺辦、陜西省政府主辦,主題是“構建開放新格局、發展新質生産力”,兩岸政商代表約19個團隊350多人與會。

 

搭建廣闊平臺

 

陜西省省長趙剛介紹,近年來,陜臺在持續深化産業發展、貿易投資、人文交流等領域的務實合作中,不斷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他表示,陜西正奮力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譜寫新篇、爭做西部示範,這將為臺胞臺企融入新發展格局、參與高品質發展搭建更加有效的平臺。希望廣大台灣同胞一如既往支持陜西發展,在互惠互利中實現合作共贏。

 

“祖國大陸發展進步始終是臺胞臺企的最大機遇,增進同胞利益福祉始終是我們不變的目標。”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潘賢掌表示,大陸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穩定力量。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後,各地區、各部門接連出臺一攬子政策措施,有力提振市場信心,正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他呼籲廣大臺商臺胞乘勢而上,把握機遇、選準方向,在兩岸融合發展中收穫更大利益福祉。

 

“近年來,陜西加快推進産業升級和創新發展,在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能源化工、現代農業等多個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李政宏認為,陜西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人才,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提供了堅實基礎,也為台資企業紮根陜西、深化經貿交流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全國臺企聯將持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組織更多臺商到陜西投資考察、興業發展。”李政宏説。

 

實現合作共贏

 

陜西地處中國大陸地理版圖幾何中心,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隨著陜西與台灣交流合作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臺商臺企築夢“黃土地”,為陜西經濟發展及陜臺兩地情感聯絡注入活力。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在陜台資企業共1062家,陜臺貿易總額連續多年穩居陜西省對外貿易前三位。今年上半年陜西新增台資企業22家,合同投資總額12.78億元。

 

本次陜臺會期間,臺商臺企赴陜西各地市考察參訪,了解當地優勢資源及營商環境,走訪龍頭企業,考察産業現狀,並達成一些合作意向。數據顯示,本次陜臺會共簽約20個投資項目,投資總額近90億元,項目遍及西安、寶雞、渭南、咸陽、漢中、商洛等地,拓展了陜臺在經貿、科教、文化、農業、青年等領域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深化了兩岸融合發展。

 

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農業委員會會長張嘉修帶著60多名臺商代表參加了陜臺會的一系列産業對接活動,並簽約了一個土壤改良及土壤修復培育項目。“此次簽約項目計劃投資300萬美元,通過生態納米硒科技,提高農産品産量以及降低病蟲害危害。”張嘉修介紹説。

 

臺玻(咸陽)玻璃有限公司與興平市人民政府簽約,將引進德國的離線真空磁控濺射鍍膜設備。“這次簽約的新增鍍膜生産線項目投資1.2億元,生産的産品將主要應用在建築幕墻、家居裝飾等領域。”臺玻(咸陽)玻璃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政峰説。

 

助力青年逐夢

 

“陜西文化底蘊深厚,同時在科技産業領域的發展及人才培育方面也取得了積極成果,很值得台灣年輕人來看一看。”洪秀柱認為,陜西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傳承,而且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和“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要鼓勵台灣年輕的一代到陜西走走看看,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參與創新産業發展。“如果我們能夠有機會帶領台灣年輕一代來到這裡參觀,我相信他們會有不同的感受。”洪秀柱説。

 

近年來,隨著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和科技、服務貿易試點工作等持續推進,陜西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台灣青年在生物醫藥、電子元器件設計製造、創意設計、家政護理等方面具有優勢,在促進陜臺融合發展中大有用武之地。

 

為幫助臺胞臺青在陜西逐夢圓夢,陜西省各地、各部門積極搭建平臺,提高臺胞臺青在省內實習、就業創業和生活的便利度。本次陜臺會期間,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批台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並舉行揭牌儀式。該基地一期規劃面積約2000平方米,集招商引資、政策解讀、就業指導、創業輔導等多功能于一體。基地投入運營後,將積極引入優質運營團隊,結合自身優勢,打造台灣青年在西安的加油站、服務站。

 

據陜西省臺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陜西已有海峽兩岸台灣青年就業(咸陽)基地和陜西省台灣青年就業創業(神木)基地。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台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的建設運營,將加速推動陜臺青年交流融合。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