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媒體人點讚“兩路”精神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4-11-05 11:30:03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以“尋美川藏線”為主題的第五季“掌上蜀show”兩岸新媒體體驗採訪活動近日在四川舉辦。8天時間裏,40余名兩岸媒體記者、自媒體人跨越1500多公里,走訪成都市、雅安市、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4個市州的20個點位,飽覽沿途的壯美風景,觸摸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脈搏,感受頑強拼搏、催人奮進的“兩路”精神,見證祖國西部的山川之美、文化之美、産業之美、天路之美。
“這裡麵包含了許多優秀品質”
在祖國大陸的西部,有一條蜿蜒盤旋的公路。它翻越崇山峻嶺,跨越大河激流,橫穿大斷裂帶;它傾注了十余萬築路人的血與汗,歷經4年多時間建設通車。它就是被稱為“高原天路”的川藏公路。
1954年,川藏公路建成通車。70年前,11萬築路人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修建了世界上條件最艱苦、地形最複雜、工程建設最具挑戰性的川藏、青藏公路,創造了公路建設史上的世界奇跡,孕育了偉大的“兩路”精神。
在川藏公路通車70週年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兩岸媒體人走進川藏公路博物館,深入了解川藏公路波瀾壯闊的築路史,感觸頗深。“原來它的開發過程這麼難,第一次知道‘兩路’精神,讓我很震撼。這裡麵包含了勇氣、毅力、犧牲、團結、合作、互助等許多優秀品質。”台灣青年徐銘鴻感慨道,正是在“兩路”精神的激勵下,中國接續創造了港珠澳大橋、西成高鐵秦嶺隧道群等一項項舉世矚目的奇跡。
“感謝你們的披荊斬棘,才有了現在人們的美好生活。”在川藏公路博物館的遊客留言本上,台灣自媒體人劉博儀寫下自己的參觀心得。
“今天來到川藏公路博物館,非常有紀念意義。”四川大學臺生彭子琪在社交平臺發表感受説:“走在這條路上,我們能夠看到過去,經歷現在,展望未來。”
“老百姓的荷包鼓起來了!”
公路通車了,交通發達了,前來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越來越好了。“開飯店的、開賓館的,生意紛紛來了。早上還在山上採的松茸,下午就送出去了!各種特色産品越賣越好,傳統風土人情成旅遊亮點,老百姓的荷包鼓起來了!”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工作人員陳躍向兩岸媒體人介紹。
在甘孜州爐霍縣,兩岸青年共同出鏡完成了一次特色農牧産品直播,向海內外網友介紹食用酪蛋白、牦牛肉乾、俄色飲品等當地特色農牧産品。“這裡很多産品都是我在台灣沒有吃過、沒有見過的,讓我大開眼界”“俄色茶很好喝、很清口,這種天然綠色的雪域高原産品在台灣一定會受歡迎”……大家紛紛當起“産品推介官”,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在甘孜州瀘定縣瀘橋鎮咱裏村,兩岸媒體人走進藏族姑娘方圓的家。今年30歲的方圓藏文名字為青米拉措,丈夫馮林德是漢族。“生活上有什麼不一樣?”“飲食習慣都能適應嗎?”“結婚辦的什麼樣式的婚禮?”……面對大家的問題,靦腆的方圓笑著回應,兩人的生活習慣並沒有因為民族差異而不同,雙方早已互相適應、融合在一起。
“我好像去到了一個親戚家,他們想要把家裏最好吃的東西拿出來招待我們,特別親切,沒有距離感。”台灣青年吳冠穎感動地説,“來到這兒讓我有種回家的感覺,兩岸同胞真的就是一家人。”
“台灣的小夥伴們,趕快來玩!”
318國道川藏公路段被譽為“中國最美景觀大道”,沿途分佈著高山峽谷、草甸森林、湖泊雪山等絕美自然風光。“終於明白為什麼別人常説‘此生必駕318’,這條路線真的太美了。”吳冠穎感嘆,不管是路上的風景,還是少數民族的風情,都深深地吸引著她。
“美得讓人説不出話!”在擁有絕美星空與茫茫雲海的牛背山景區,台灣自媒體人劉騏樂坦言第一次看到這麼壯觀的景象:藍天純凈而廣闊,遠處的貢嘎雪山威嚴矗立,團團雲海在腳下緩緩飄動……“台灣的小夥伴們,趕快來玩!”劉騏樂説。
在茶文化重要發源地雅安市蒙頂山,台灣《旅讀》雜誌企劃主編曾令愉見到了古老的千年老茶樹,特別感動。“這裡是有文字記載的最早人工種植茶葉的地方,有兩岸乃至世界茶文化最初的根基,兩岸文化的血脈也凝聚在那千年的茶香裏。”
在有著“中國地質百慕大”之稱的甘孜州道孚縣墨石公園,兩岸媒體人驚嘆于眼前這片糜棱岩石林,奇石怪岩連綿起伏、重巒疊嶂,蔚為壯觀。令人讚嘆不已的還有別具民族風情的馬爾康卓克基土司官寨、理縣畢棚溝、超級工程“川藏第一橋”興康特大橋……曾令愉説,回到台灣後,會用鏡頭和筆將所見所聞分享給更多的島內朋友,希望吸引更多人來到大陸,看看這裡壯美的山河,感受這裡厚重的歷史。
相關新聞
- 2019-12-25這條最險峻、最難修建的公路,65歲了!
- 2023-04-12“掌上蜀show”兩岸新媒體體驗採訪團探訪白鶴灘水電站
新聞推薦
- 習近平視察信息支援部隊2024-12-06
- 全球看春晚!2600多家海外主流媒體將直播和報道總臺春晚2024-12-06
- 外籍人士“中國遊”持續火熱2024-12-06
- 青春之約生動詮釋“兩岸一家親”——大陸高校師生團訪問寶島紀行2024-12-06
- “爭”當選2024海峽兩岸年度漢字2024-12-06
- 中國3個遺産項目從急需保護名錄轉入代表作名錄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