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報社論:以“民間先行”打破兩岸關係“堅冰”

參考消息網11月8日報道台灣《旺報》11月7日發表題為《穿透輿論喧囂了解真實的台灣》的社論。

 

社論説,台灣媒體生態每況愈“綠”。民進黨上臺以來利用執政優勢,企圖借由媒體建構“同溫層”塑造民眾認知,進一步強化執政優勢現象愈演愈烈。但究竟多少民眾會受媒體影響,進而認同民進黨兩岸路線及政治宣傳,恐怕要穿透熙熙攘攘的輿論喧囂,用真實的數據來説話。

 

社論接著説,以今年1月至7月台灣民眾赴陸港澳達到近256萬人次為例,較去年同期增長123萬,幾乎翻倍,更值得重視的是,臺當局于去年1月正式上線的“赴陸港澳動態登錄系統”,島內民眾使用率不到5%。

 

換言之,儘管近一兩年來,特定媒體、名嘴不斷釋放“北京懲‘獨’針對所有台灣人”“去大陸就可能被抓”“大陸經濟社會衰退”“香港已經大陸化”等恐中論調,民進黨當局也興師動眾對陸港澳發出“橙色旅遊警示化”,併發布大量文宣提醒民眾參與兩岸交流的風險,但台灣民眾赴陸港澳意願不降反增。

 

社論還説,由於無法長期在臺生活、感受台灣社會真實氛圍,大陸往往通過媒體、學者或特定人士了解、掌握台灣社會脈動。反過來,台灣對大陸官方政策與民間想法,也有許多誤解。

 

社論指出,如果雙方沒有直接、雙向的交流,只通過媒體來間接認識彼此,或通過片面偏頗的仲介轉述,就會增加雙方的誤判,導致兩岸官方、民間全面的互疑與對抗心態。

 

社論説,兩岸關係愈艱難愈需要自信交流,包括媒體(尤其網絡新媒體與網紅)在內,兩岸各類專業人士、智庫之間的交流,兩岸協議架構下的專業、技術交流都應及時、全面恢復,並努力實現雙向互訪。日前,兩岸四所外語大學校長重聚台北,成功舉辦第十九屆兩岸外語教學研討會,為兩岸教育界雙向交流開了個好頭。

 

社論最後説,疫情三年期間,兩岸關係緊張,一些民眾受到媒體信息或極端個案影響,兩岸交流仍未恢復到疫情前的規模。就讓“民間先行、專業先行”逐步打破兩岸關係的政治堅冰吧!

標簽:兩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