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需要更多有識之士為和平奔走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4-11-21 15:51:55 | 來源: 中新社 |
近日,台灣民意機構前負責人王金平赴陸祭祖,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宋濤與其會見。有輿論認為,王金平此行是“為兩岸和平奔走”。在如今臺海局勢嚴峻複雜的情勢下,確實需要更多有識之士站出來,起到溝通與橋梁的作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正如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所説,賴清德上臺以來,大肆鼓吹“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蓄意破壞兩岸正常交流,妄圖“倚美謀獨”“以武謀獨”,不斷升高兩岸對立對抗,導致臺海兵兇戰危。據台灣媒體報道,臺當局防務預算逐年攀升,2025年度更是同比增長約7.7%,佔GDP的比重達到2.45%,創歷史新高。
但是,戰爭不符合台灣民眾利益。不少台灣年輕人在受訪時都表示,他們“不想上戰場”“不想當炮灰”,還有人直言,只要民進黨當局不搞“台獨”,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由此可見,兩岸和平才能讓包括年輕人在內的台灣民眾安心,其福祉也才真正能夠得到保障。
長久以來,大陸方面都在積極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致力於維護臺海地區和平穩定。國務院臺辦也曾表示,希望島內負責任的政黨和有識之士一起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此次王金平到福建漳州祭祖,受到當地王氏宗親的夾道迎接。他誦讀的祭祖祝文中,不僅細數王氏一族的歷史和功績,還表達了對兩岸融合發展的期盼,此舉受到台灣輿論的關注和肯定。值得一提的是,王金平還在此次赴陸前,宣佈在台灣成立“中道和平聯盟智庫”,盼各方有志之士共同面對台灣困局、兩岸困境,思考解決之道,促進和平。
不久前,馬英九基金會宣佈,已邀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7所大陸高校師生於11月下旬赴臺參訪,參訪團中還包括奧運金牌得主馬龍、楊倩等人。可見不管是馬英九還是王金平,都試圖在兩岸關係越來越緊張的情勢下,找出避險、避戰的交往模式,促進兩岸民間交流,通過更多的接觸和了解,讓兩岸避免走向更加激烈的對抗。
台灣《中國時報》近日刊發的一篇評論文章認為,馬英九及王金平兩人,如今各有平臺,為台灣、為兩岸關係和平貢獻心力,發揮所長,可謂“老驥伏櫪,壯心不已”。
筆者相信,台灣一定還有很多有識之士,有意願也有能力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在當前兩岸缺乏互信的背景下,希望這些有識之士能夠積極、主動地站出來,緩和緊張情勢,為營造兩岸和平發展的善意環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完)中新社記者 容海升
相關新聞
- 2024-11-21“打造攝影的中華語境”!兩岸攜手弘揚中華文化,講述中國故事
- 2024-11-21碰個面吧!兩岸青年創意設計分享會在玉環舉行
- 2024-11-21逾120名兩岸青年福建泉州開啟徒步尋根之旅
- 2024-11-21許多台灣民眾期待,能不能和馬龍合個影
新聞推薦
- 中國成功發射衛星互聯網低軌衛星 中國航天蛇年首發告捷2025-02-12
- 外交部:敦促美日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自身承諾,立即停止干涉中國內政2025-02-12
- 團圓時節樂享鬧元宵的奇妙體驗2025-02-12
- 國臺辦:豐富多彩的非遺項目讓今年兩岸的年味兒多了很多儀式感2025-02-12
- 定了!中國載人月球車命名“探索” 載人登月服命名“望宇”2025-02-12
- 節目單來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年元宵晚會》邀您共度上元夜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