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當“台灣腔”遇上“東北話”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4-12-27 11:39:01 | 來源: 新華社 |
新華社記者楊思琪、楊軒
“你們擱哪兒來的?”
“台灣。”
“唉嘛,‘小當歸’!整挺好!”
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台灣90後女孩林榕瑜難掩笑容,這場與保安的對話,一下子拉近了她與“冰城”的距離。
“儘管天氣很冷,但冰雕太驚艷了,‘爾濱’人真的好熱情。”她説,上個冰雪季,“爾濱”火了,台灣遊客被親切叫作“小當歸”,自己非常想來,如今終於圓夢。
台北與哈爾濱,隔著千山萬水,跨越3000多公里。12月18日至24日,以“燃情冰雪·攜手同行”為主題的海峽兩岸青年冰雪節在黑龍江舉行。在“台灣腔”與“東北話”的對話中,約千名臺青“打卡”冰情雪景,飽覽北國風光,體認祖國幅員遼闊、同胞情誼深厚。
來自台灣的吳韋君是一名本科四年級學生,正在重慶一所大學做交換生。這次“爾濱”之旅,讓她深刻地認識了一個字:“且”。
“且”,是東北方言中對“親戚”“客人”的稱呼。吳韋君説,自己常説“蠻好”“蠻刺激”,一不小心就“暴露”臺胞身份,但大家聽出她是台灣來的,就會説“來且了”。
“在中央大街逛夜市,我問旁邊的小姐姐‘剛買的小吃好不好吃’,她就直接給了我一份,説‘來且了,送你了,玩得開心’。”吳韋君感嘆,這份豪爽熱情讓她驚喜連連。
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館,中國空間站小機械臂、嫦娥六號、天問一號……哈工大參研多項“國之重器”的實物和模型,令不少臺青心潮澎湃。
“沒來過大陸,會錯過很多精彩,我覺得台灣青年都應該來看一看。”吳韋君説,哈工大師生“不是要做全國第一,是要做全世界第一”的信念,讓她發自內心地覺得“了不起”,激勵自己“每日精進”。
位於哈爾濱市平房區的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去年冬天火爆“出圈”,也成為台灣青年此行中的一站。
多達數千頁的美國解密檔案,用於人體解剖的手術刀,731部隊原隊員的受訪視頻……在陳列館裏沉默緩行、不時記錄,台灣“00後”青年雷以謙紅了眼眶。
“心情非常沉痛……我們的同胞曾被當做活體實驗的材料……很難想像那是怎樣的可怕。就算歷史書上沒有提到這些細節,這些物件和證詞也不會説謊。歷史的殘酷,只有在真正了解後,才能成為今天的借鑒。”
雷以謙的話激起了同伴的強烈共鳴。
在陳列館的留言簿上,不同的腔調在此刻交融成同樣的方塊字——
“願凜冬散盡,春暖花開再無國殤。”
“因為這場追尋,我們不再遙遠。”
相關新聞
- 2024-12-24“爾濱”超級大雪人來了 你最稀罕哪一款?
- 2024-12-23港澳臺地標亮相哈爾濱冰雪大世界
- 2024-12-20今年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口岸客流量突破50萬人次
- 2024-12-18第九屆亞冬會官方指定用車交付發車 涵蓋純電、電混等多種動力車型
新聞推薦
- 團圓年|聆聽總書記的新春祝願·歡歡喜喜過好年2025-01-30
- 兩岸同胞互致祝福同賀新春2025-01-27
- “‘兩山’理念”綵燈亮相台灣南投2025-01-27
- 跨越海峽的團圓 八旬母親的特別壽宴2025-01-27
- 台灣寫真:圍爐年菜——舌尖上的美味與鄉情2025-01-27
- 又是一年春運時 兩馬“小三通”聯通馬祖同胞回鄉路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