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在前 行則將至——兩岸專家學者熱議當前臺海局勢“硬核”跨年

光明在前 行則將至——兩岸專家學者熱議當前臺海局勢“硬核”跨年

 

12月31日,“硬核”知識跨年盛宴——《思·享2025》成功播出。(中國台灣網 發)

 

中國台灣網1月1日訊 12月31日,“硬核”知識跨年盛宴——《思·享2025》成功播出,來自海峽兩岸的5名專家學者圍繞當前臺海局勢與兩岸關係展開討論,與觀眾一起觀察臺海、讀懂中國、看懂世界。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所長朱衛東認為,在兩岸對立分歧加劇的今天,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凝聚共識、求大同。這是追求兩岸最大公約數的過程,不僅體現了一種科學的方法論,也體現了大陸方面解決台灣問題的誠意和善意。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鵬認為,民族認同是土壤,文化認同是根脈。只有在土壤和根脈的基礎上,兩岸才能形成國家認同這樣一棵參天大樹。國家認同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對於此前臺海軍前艦長呂禮詩以及中國香港歌手劉德華等港臺藝人的“中國認同”與愛國情懷遭到島內綠營的圍攻,中國國民黨政策會前執行長蔡正元分析説,民進黨擔心的是,如果台灣軍隊裏所有的軍官都像呂禮詩有這麼高度的“中國認同”,對民進黨的執政將是高度威脅。

 

台灣前民意代表雷倩表示,他們在怕的是擋不住的大潮流。這個潮流尤其透過通俗文化産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超過了任何政治上的干預。

 

2024年5月以來,賴清德當局絞盡腦汁利用各種場合宣揚“台獨史觀”和“新兩國論”。對此,台灣前民意代表郭正亮指出,賴清德不是“借殼上市”,他就是“真台獨”。

 

美國總統拜登的4年任期馬上就要結束,特朗普即將於2025年1月上臺。朱衛東總結道,拜登政府4年來的對臺政策可以概括為八個字:以臺制華、挺“獨”阻統。對現在兩岸關係持續緊張動蕩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對於即將上臺的特朗普,朱衛東表示,此人在玩一種“雙向訛詐”的策略,一方面要跟中國大陸做交易,另一方面也要跟台灣做交易。但在中美博弈過程中,台灣由美國“棋子”變成棄子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立場下,2024年大陸方面針對“台獨”分裂勢力的挑釁行為以及外部勢力的干涉行徑,從司法、經濟、軍事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堅決有力的措施。對此,李鵬表示,大陸有足夠的信心、足夠的耐心來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這並不意味著大陸這種負責任的容忍就是一種軟弱。賴清德當局不應該誤判形勢,如果持續進行“台獨”分裂活動,大陸一定會“該出手時就出手”。

標簽:兩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