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融入美好生活 超九成受訪青年期待更多博物館産品走入百姓家

文創融入美好生活 超九成受訪青年期待更多博物館産品走入百姓家

 

最近,各大博物館推出的特色文創頻頻“出圈”。精美別致的冰箱貼、萌態可掬的毛絨玩具,戳中不少年輕人的心,也激發了大家“買買買”的熱情,一些文創産品甚至出現“一件難求”的情況。什麼樣的博物館文創更能打動年輕人?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007名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製作精良、實用性強的博物館文創最受年輕人青睞。推動博物館文創持續熱下去,66.7%的受訪青年期待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豐富産品文化內涵,64.1%的受訪青年建議從生活出發,打造更多實用性強的文創産品。

 

年輕人是博物館文創産品消費的主力軍

 

“每到一座城市,我一般會去打卡當地的博物館。隨著博物館文創越來越火,現在去博物館,我會到文創區逛一逛,如果遇上心儀的文創産品,會帶幾件回家。”北京的95後李園之前購買過甘肅省博物館推出的以“銅奔馬”為原型的玩偶,以及繪有彩陶圖案的馬克杯,她覺得既好看又有趣,還很有紀念意義。

 

現居西安的00後陳嘉寧很喜歡博物館文創,購買過不少博物館推出的冰箱貼、文具等文創産品。她覺得,博物館文創把文化轉化成為可感知、可觸摸的形式,不僅滿足了人們對美的追求,更在無形中傳播了文化,從這些小物件中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蘊。

 

“隨著博物館熱的興起,文創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陜西歷史博物館文化創意部員工劉洋認為,現在的年輕人追求多元多樣,博物館文創産品有趣、好玩、好看、又富有歷史內涵的特點,滿足了年輕人記錄生活、分享生活的需要,在社交平臺分享文創産品更加普遍,也讓文創産品被更多人看見。

 

什麼樣的博物館文創更吸引年輕人?調查顯示,製作精良、有質感(53.4%),貼近生活、實用性強(53.1%)排在前兩位。51.8%的受訪青年覺得是價格適中、性價比高,47.8%的受訪青年認為是造型獨特、創意十足,47.6%的受訪青年認為是與文物相結合,有歷史底蘊。其他還有:符合中式審美,顏值高(45.3%),具有當地特色,有紀念意義(40.3%),選材用料綠色健康(34.7%),限量發售,有收藏價值(14.1%)。

 

“現在的年輕人消費時更注重産品品質和使用中的感受。”河南博物院文創辦工作人員普一凡介紹,為了滿足年輕消費者的需求,河南博物院在産品上不斷升級創新,如近期“上新”的豫見考古體驗箱,有文物考古、鑒定與策展玩法,深度還原考古體驗。另外,在2024年度全國文化創意産品宣傳展示活動終選會上,獲得“文化創意案例”的婦好鸮尊立體拼裝積木也受到廣泛關注。“目前館內産品達到2000多款,我們通過對産品的各項數據進行分析,不斷淘汰與更新,讓文創與時俱進。2024年館內文創産品銷售額已突破6000萬元。”

 

“從曾經的小眾冷門到如今的萬眾追捧,博物館文創的熱度不斷攀升,這是文化自信與創新精神的體現。”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管理學院碩士生導師、中國文化産業協會沉浸式文旅産業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卜希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博物館文創之所以能熱起來,首先得益於大家文化自信的提升,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關注並熱愛傳統文化。“另外,年輕人是博物館文創産品消費的主力軍,近年來不少文創産品通過挖掘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使其更具獨特性、藝術性和實用性,滿足了年輕人個性化表達的需求。”

 

64.1%受訪青年希望打造更多實用性強的文創産品

 

陳嘉寧大學學習的是視覺傳達設計文創專業,在畢業前,她曾為河北博物院設計過一套龍年年禮系列文創産品。該套文創以館中文物為原型,借器物中的“福”文化,傳遞福氣,傳達春節的美好寓意。産品包括冰箱貼、文具、生活用品等,受到不少人喜愛。大學畢業後,陳嘉寧成為了一名文創産品設計師,為各大博物館開發文創産品。“目前我的主要工作是制訂文創産品的前期規劃和發展策略,研究市場需求、文化元素、藝術潮流及消費者喜好。根據項目要求,結合IP、品牌特點進行産品概念設計和創作。未來我會將設計重點放在一些生活實用類産品上,比如手提袋、帆布包等,讓文創産品更加實用,走進大家的日常生活。”

 

調查顯示,90.7%的受訪青年期待更多博物館文創産品走入尋常百姓家。

 

“隨著市場不斷變化,文創産品也在不斷創新和優化。比如現在的年輕人很注重悅己消費,我們便開發了綠釉立姿陶狗毛絨玩具、好運蓮蓮毛絨玩具等,為了滿足年輕人對冰箱貼的需求,我們打造了可發光可流沙的新玩法,這些産品多次斷貨,供不應求。”普一凡表示,未來河南博物院會加強與其他品牌、IP合作,推出具有話題性的聯名産品,讓文創跟上時代潮流。

 

推動博物館文創持續熱下去,66.7%的受訪青年期待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豐富産品文化內涵,64.1%的受訪青年建議從生活出發,打造更多實用性強的文創産品,55.1%的受訪青年認為應提升産品性價比,讓普通人買得起。

 

其他還有:提高産品製作工藝,把好品質關(49.4%);創作者堅持守正創新,創作更多精品(47.4%);加強品牌化建設,打造國潮文創IP(39.9%);完善産業鏈條,拓展銷售渠道(31.3%);加強品牌聯合,推動文創“破圈”“出圈”(23.5%)。

 

陜西歷史博物館文化創意部員工楊傲負責館內的數字文創産品開發工作,他介紹,通過運用區塊鏈等新技術,實現對文物的二次創作,文創團隊已打造出多款數字産品,比如在某個節日、節氣推出數字紀念票,開發數實結合的卡牌等文創産品,既滿足了年輕群體追求個性化的需要,也讓文創産品的表現形式更加多樣。

 

卜希霆認為,讓文創持續熱下去,博物館要主動擁抱時代,不斷探索理念和技術革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更加新穎的形式呈現給公眾,同時也可以與時尚、科技、教育等領域跨界合作,為文創業帶來新的靈感和市場。“通過不斷地創新和合作,博物館文創有望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傳統與現代的橋梁,在為年輕人提供更多文化體驗的同時,也為文化傳承和創新貢獻力量。希望博物館文創在尊重歷史的同時,創新融入美好生活,成為人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次調查的受訪青年中,00後佔16.3%,95後佔26.5%,90後佔33.9%,85後佔14.9%,80後佔8.4%。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