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黃蕾:挖掘、保護和利用好涉臺文物 凝聚兩岸同胞親情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5-03-06 10:32:11 | 來源: 中國日報網 |
“保護利用好涉臺文物這些屬於兩岸同胞的共同記憶,是批駁和戳穿“文化台獨論”的有力武器,對增進台灣同胞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國家認同和情感認同,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國人大代表、福建武夷煙葉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南平市臺聯會長(兼),臺盟南平市委會主委(兼)黃蕾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接受中國日報記者採訪時説。
涉臺文物是指與台灣親情、血緣、情感等方面聯繫密切的文物,它們在歷史、科學、藝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價值,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黃蕾表示,大陸與台灣自古以來有著極為密切的歷史文化關係,在兩岸的交往過程中也以各種形式遺留下許多不可磨滅的印記,涉臺文物作為展示兩岸歷史文化變遷的物質載體,見證了兩岸“人同根”“文同源”的歷史發展過程。特別是福建與台灣一水相隔,處在兩岸融合發展最前沿,是涉臺文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數據顯示,目前福建全省登記在冊的涉臺文物有1515處,見證著海峽兩岸地緣、血緣、文緣、商緣、法緣的時代內涵和內在聯繫。
然而,當前涉臺文物的保護現狀並不樂觀,面臨著一系列挑戰:一是部分文物存在失管、二是文物保護知識欠缺、三是文物挖掘利用不足。
為此,黃蕾提出應採取分級方式科學保護涉臺文物。首先,建議國家有關部委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制定涉臺文物保護總體規劃。組織全面摸排涉臺文物,按照人文價值和文物現狀進行分級,確定為特別重要文物、重要文物、一般文物等,分別制定保護措施,並分期實施保護。根據文物的保存情況,確定實施保護工程計劃,確定瀕危文物名單,儘快開展搶救性保護。同時,鼓勵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為涉臺文物保護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以確保這些文物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和管理。
其次,提升全社會保護涉臺文物的意識。加強涉臺文物保護的公益性廣告宣傳工作,採用多種方式如拍攝以有關涉臺文物古跡為題材的宣傳片和製作有關宣傳資料,並通過電臺、報紙等及新媒體進行宣傳,擴大影響力和群眾的認知度,營造良好的涉臺文物保護的社會氛圍。邀請國際、國內和台灣相關領域專家,定期或不定期召開研討會,就涉臺文物古跡的認定、保護、利用等問題進行交流。
黃蕾還建議,深入挖掘涉臺文物歷史文化價值。依託高校、科研機構、檔案機構的專業力量,充分挖掘涉臺文物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特別是要深入挖掘和保護反映兩岸淵源的重點涉臺文物,把蘊含在其中的兩岸故事講細、講活、講生動。鼓勵各地充分利用涉臺文物史跡,通過開展專題性展覽、紀念活動等,吸引更多的島內臺胞尋根訪祖、觀光旅遊,喚醒台灣同胞特別是台灣青少年的根脈意識、祖地意識。
中國日報北京電 記者 胡美東
新聞推薦
- 新“出差三人組”亮相!神二十乘組簡歷來了2025-04-23
- 港澳臺輿論:美國眾叛親離,中國按節奏應對關稅戰2025-04-23
- “蓉聚天府·築夢四川” 2025川臺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舉行2025-04-23
- 穩外貿穩外資 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增強市場主體信心2025-04-22
- 神二十發射在即 這次太空之旅還有一位神秘乘客2025-04-22
- “圈粉”全球客商 廣交會向世界“種草”中國“智”造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