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些新詞傳遞哪些新趨勢?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5-03-06 16:41:15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一些詞和提法首次出現,傳遞出哪些新機遇,展現了哪些新趨勢?
01
具身智慧
很多首次出現的“新詞”都與新質生産力有關,比如具身智慧、6G、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慧機器人等。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培育生物製造、量子科技、具身智慧、6G等未來産業;大力發展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慧機器人等新一代智慧終端以及智慧製造裝備。
“具身智慧”指將人工智能融入機器人等物理實體,賦予它們感知、學習和與環境動態交互的能力。可以説,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慧機器人都是具身智慧的代表性終端和裝備。
今年以來,從絲滑舞蹈到前空翻,再到進廠“打工”,中國智慧機器人産業已經進入加速發展的爆發期。
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介紹,陪伴型機器人可能在三年左右進入家庭,能對失能半失能老人進行護理的機器人,有望在五年左右的時間進入家庭,並將催生未來萬億元規模的新興産業。
去年以來,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新品密集發佈,近日,有多家消費電子廠商宣佈旗下手機等産品接入DeepSeek。大模型能力的注入,為傳統智慧手機和電腦的基礎功能帶來了全新體驗。
“AI+”場景不斷創新,不僅折射出新質生産力的發展,也將持續賦能消費創新。
此外,6G也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隨著5G進入規模商用階段,6G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焦點領域。
6G的理論速率將達到5G的10倍以上,能夠實現與人工智能、智慧感知等技術的深度融合,未來將應用在全息通信、自動駕駛、數字孿生、智慧生産等多個領域。
此前,中國6G推進組組長王志勤介紹,2025年6月會啟動6G的技術標準研究,2025—2027年完成技術研究階段,2029年3月完成第一個版本的技術規範。
可以想見,具身智慧與6G相輔相成,將共同為我們開啟一個更加智慧的未來。
02
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
培育壯大新興産業、未來産業,重點已經劃定,誰來衝鋒?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支持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發展,讓更多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
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也是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
自然界中,瞪羚個頭小、跑得快、跳得高,瞪羚企業因為“相近”的特徵而得名。瞪羚企業主要指那些跨過創業初期,以科技創新或商業模式創新為支撐進入高成長期的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強、專業領域新、發展潛力大。
同為科技型企業,和瞪羚企業相比,獨角獸企業通常起點更高,潛在價值更大,核心技術更具顛覆性。獨角獸企業一般指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估值超過10億美元,具備獨有核心技術、獨特競爭優勢和市場潛力的未上市公司。
獨角獸企業和瞪羚企業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力量,支持它們壯大,對於引領各個産業抓住新機遇、搶佔未來新賽道都具有重要意義。
從指明重點領域到支持重要力量,一系列與新質生産力有關的詞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可見,向“新”而行仍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03
“投資於人”
“投資於人”這一新提法也備受關注。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於人”、服務於民生,支持擴大就業、促進居民增收減負、加強消費激勵,形成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
“投資於人”,就是將資金資源投入人的發展和保障上,讓更多改革發展成果直接作用在人身上。
過去,一些地方習慣於鋪攤子、上項目,但這種粗放的老路,在高品質發展階段既不可取,也行不通。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提高投資效益”。推動“投資於人”,引導資金更多投向惠民生領域,這一舉措可以有效將高品質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是提高投資效益的應有之義。
比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便是“投資於人”的具體體現。
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既可以提升居住品質、改善城市面貌,也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住房城鄉建設部此前的摸排結果顯示,全國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約22萬個,涉及居民上億人,老舊小區改造可拉動萬億元級投資。
“投資於人”彰顯宏觀政策的民生導向。經濟政策的著力點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04
零基預算改革
另一個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新詞”——零基預算改革,也與提高投資效益有關。
在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開展中央部門零基預算改革試點,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在支出標準、績效評價等關鍵制度上積極創新。
零基預算改革,是改變財政資金的分配方式。比如,改革前,如果某部門上一年度預算為1000萬元,按照慣例,本年度大概率會以此為基數浮動。而零基預算,就是不考慮過去的預算項目和收支水準,以零為基點編制預算,一切從實際需要出發,不再受以往預算安排情況的影響。
這樣可以打破財政支出固化的格局,讓有限的財政資金髮揮最大的效益,清理無效的財政資金,做到“好鋼用在刀刃上”。
05
因城施策調減限制性措施
推動房地産市場止跌回穩,大家都非常關注。在部署這方面工作時,有一個提法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因城施策調減限制性措施。
“因城施策”,是近年來房地産市場政策的重要取向。去年,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五部門打出房地産“組合拳”,其中包括“四個取消”,充分賦予城市政府調控自主權,城市政府要因城施策,調整或取消各類限制性措施,主要包括限購、限售、限價、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因城施策調減限制性措施,有專家分析,這為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指明瞭方向。
同時,政府工作報告還指出,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要,完善標準規範,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
“好房子”一詞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彰顯中國推動構建房地産發展新模式、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求的決心。
這些首次出現的新詞,劃出今年工作的新重點,更是行動的新起點。向“新”而行,隨“新”而動,新的一年,萬千氣象新。
相關新聞
- 2025-03-06大有可為!政府工作報告為民營經濟撐腰
- 2025-03-06政府工作報告的這些民生紅包,請查收!
- 2025-03-05李強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摘登)
新聞推薦
- 關稅高企 捷豹路虎暫停對美出口2025-04-07
- 從雙向奔赴到同向而行 外資來粵何以“不見外”?2025-04-07
- 珠海深度遊+香港無縫中轉 “經珠港飛”首航團啟程2025-04-07
- 乙巳(2025)年清明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典禮在縉雲舉行2025-04-07
- “文化的血脈始終將我們緊密相連”2025-04-07
- 一條漫漫“回家路”,他們走了40年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