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兩岸丨讓“兩岸都是中國人”的情感更加澎湃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5-03-11 10:14:48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台灣唯一稱謂就是中國台灣省”——這個由央視新聞發起的話題,不僅迅速登上了熱搜榜,還引發眾多兩岸藝人、製作人、導演等公眾人物轉發,連日來在兩岸的輿論場上持續發酵。對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説的這句話,大家紛紛點讚支持,不少台灣網友在島內社交平臺上留言“兩岸同是中國人”“越來越多有影響力的人物挺身而出……支持”!
但民進黨當局坐不住了,陸委會不僅指責那些轉發央視新聞話題的台灣藝人,還表示將檢視這些藝人的相關行為是否違規。這操作,是不是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去年5月,很多台灣藝人在社交平臺轉發央視新聞製作的《統一》海報,但他們對“統一”自然流露出的真情,到了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的口中,卻成了“對於文化工作者在中國大陸被迫政治表態給予諒解”的奇談怪論。這個“神邏輯”的背後,正是民進黨當局奉行的那套挑撥兩岸民間對立的騙術,但卻難掩他們心中對騙術已難控制島內主流民意走向的恐慌。
早在1971年,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就已徹底解決了包括台灣在內全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徹底杜絕了製造“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任何可能。這便是王毅7日強調的:台灣地區在聯合國的唯一稱謂就是“中國台灣省”。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過去不是,今後更絕無可能。10日,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在回答總臺記者提問時表示,為了恪守2758號決議的規定,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在提及台灣時使用的稱謂就是“中國台灣省”(Taiwan, Province of China)。聯合國秘書處法律事務辦公室的官方法律意見明確指出,“台灣作為中國的一個省沒有獨立地位”。這是聯合國的一貫立場,均有案可查。
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台灣民眾對這段歷史有了清楚認知,對兩岸未來有了美好憧憬。去年和今年這兩次網絡平臺上關於“都是中國人”“堅持一個中國”的接力,表達出的正是“要和平不要戰爭、要發展不要衰退、要交流不要分離、要合作不要對抗”的島內主流民意,而民進黨當局的行為也證實了他們才是加碼“綠色恐怖”、“捂嘴”台灣民眾、不得民心的一方。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對島內主流民意多有回應。北京市政協副主席,臺盟北京市委主委陳軍説,“我們都是中國人”成為越來越多台灣鄉親內心深處的呼聲。全國人大代表陳雲英認為,台灣方面蠻多的信息閉塞和抹黑誣衊,希望臺當局回到民意的基礎上來看待兩岸交流的重要性。更多代表委員向台灣同胞發出了邀請,請他們來大陸享受更廣闊的天地、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正所謂“大勢不可逆,民意不可違”。公眾人物用自己的影響力去引導兩岸特別是台灣民眾客觀看待自己的身份、正確認識兩岸關係、理性思考兩岸未來,多麼可貴!“中國台灣省”有案可查,當越來越多普通人發出的“兩岸都是中國人”呼聲日益澎湃,便成就了推動祖國統一的重要力量。
(文|趙靜)
新聞推薦
- 關稅高企 捷豹路虎暫停對美出口2025-04-07
- 從雙向奔赴到同向而行 外資來粵何以“不見外”?2025-04-07
- 珠海深度遊+香港無縫中轉 “經珠港飛”首航團啟程2025-04-07
- 乙巳(2025)年清明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典禮在縉雲舉行2025-04-07
- “文化的血脈始終將我們緊密相連”2025-04-07
- 一條漫漫“回家路”,他們走了40年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