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團的兩會聲音:從“台灣鄉親不是嚇大的”到“台灣當局害怕了”

台灣團的兩會聲音:從“台灣鄉親不是嚇大的”到“台灣當局害怕了”

 

3月9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台灣省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並於會後接受記者提問。(中國台灣網記者 李寧 攝)

 

中國台灣網北京3月10日訊(記者 李寧)“台灣鄉親不是嚇大的!”“台灣方面不想開放、害怕開放,所以提高了門檻”“民進黨當局推行‘去中國化’是一場鬧劇”“‘台獨’分裂勢力阻擋不了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

 

3月9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台灣省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吸引兩岸眾多媒體前往採訪報道。會後採訪環節,記者們提問踴躍。台灣方面“封殺”大陸三所高校,上海、福建居民赴臺遊受阻,民進黨當局操弄“去中國化”等兩岸熱點議題獲得代表們回應。他們表示,民進黨當局阻撓破壞兩岸交流的圖謀不會得逞,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必將在常來常往中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呼籲大家攜起手來,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匯聚磅薄力量。

 

“台灣當局小心民意反噬”

 

台灣方面上個月宣佈,禁止台灣大專院校與華僑大學、廣州暨南大學、北京華文學院等3所大陸大專院校交流,輿論痛批這是“台獨”黑手伸進校園。現場有媒體擔心,此舉對後續台灣學子來大陸就讀可能産生“寒蟬效應”。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陳雲英分析,大陸有292所高校招收台灣學生,有數十所高校與台灣高校是“姐妹校”,台灣方面出臺這個政策,是想對台灣青年學子造成嚇阻作用。

 

民進黨當局的這一圖謀能否得逞?陳雲英講述了島內的一個普遍現象,“台灣民間有一句話,在懟別人的時候會説,‘你以為我是嚇大的’。”她説,從這個角度來看,不相信此舉會對想來大陸的台灣青年産生多大影響。

 

陳雲英認為,這反而會激勵大陸各級院校更加熱情地歡迎台灣青年。她表示,當前,中國大陸的硬實力、軟實力均走在世界前列,祖國大陸有大量的機會,也有大量的財力支持人才成長,“相信台灣青年只要心懷夢想、對職業生涯有所規劃,還是會陸續地來到大陸”。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陳雲英示警,過度壓抑的政策勢必造成人民反抗,民進黨當局過分壓制台灣青年夢想的實現,小心遭到反噬。

 

説起台灣同胞的“不怕”,陳雲英又提到台灣當局的“怕”。

 

為回應台灣基層民眾和旅遊業界熱切期盼,1月17日,大陸方面宣佈將恢復福建、上海居民赴臺團隊遊。時至今日將滿兩個月,相關問題仍在擱置,原因是台灣方面堅持先透過“小兩會”協商。

 

“台灣是不想開放、害怕開放,所以提高了開放門檻。”陳雲英的回應一針見血。

 

她指出,當前所有資料、報告都顯示,大陸的綜合實力越來越強大,而兩岸因信息閉塞,島內有許多對大陸的抹黑污衊言論。“兩岸交流一旦開放,民進黨過去的謊言就會被戳破,‘台灣這邊好、大陸那邊不好’的謊言還能持續多久?恐怕台灣同胞對執政者將無法繼續信任下去”。

 

陳雲英特別提醒大家,要看到大陸開放兩岸旅遊充滿善意。她提到,福建省有4000多萬常住人口、2024年累計GDP為5.78萬億元,上海市有2400萬常住人口、2024年GDP為5.39萬億元,“一旦開放,有接近12萬億的經濟體量要進入台灣交流,對台灣同胞來説,是何等的利好消息!”

 

陳雲英希望台灣當局順應民意,讓兩岸交流更加順暢。她也向現場的媒體記者發出呼籲,“把‘交流意味著什麼’準確地轉達給熱愛的人群,把‘中國大陸崛起給大家成才機會’的信息帶回家鄉去,帶給身邊的人群去”。

 

“去中國化”不過是一場鬧劇

 

長期以來,民進黨當局不僅阻礙兩岸同胞走近走親,還頻頻在島內操弄“去中國化”,妄圖割裂兩岸歷史連結。然而,這種圖謀在全國人大代表周琪看來,不過是鬧劇一場。

 

“台灣同胞講閩南話、客家話,敬媽祖、拜關公、敬王爺、敬保生大帝、敬清水祖師、敬開漳聖王、還敬哪吒三太子等各路神靈,但這些神靈的祖庭都在大陸。”周琪表示,中華傳統文化深深地刻在台灣同胞的骨子裏,也是兩岸人民共同歷史記憶的基礎。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也是台灣光復80週年。周琪在現場也提到一個冷知識——今年是台灣建省140週年。

 

1885年,清朝設立福建台灣省,劉銘傳作為第一任巡撫,在台灣大力發展交通、礦山、郵政等産業,為台灣近代化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兩岸同胞共同建設台灣的歷史不應該被忘記”,周琪説。

 

他接著提到日本侵佔台灣後台灣民眾奮起抗爭的歷史。他表示,在50年的反殖民鬥爭中,兩岸同胞相互支援,共禦外辱,無數志士為了保衛家園獻出生命;也有很多台灣同胞來到大陸參加抗日戰爭,他們滿懷家國情懷與大陸同胞並肩戰鬥,抒寫了兩岸同胞共同的光輝歷史。“抗戰勝利、台灣光復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勝利,如今祖國的強大,台灣人民與有榮焉”。

 

適逢重要歷史時間節點,周琪希望台灣青年走出信息繭房,來大陸看看,或尋根問祖、追根溯源;或到網紅景點探訪,親身體驗大陸的生活,感受兩岸文化的共通和差異;或走入各地抗日遺址和博物館,了解全民族抗戰的經過和意義……“我相信,台灣青年必定會有所觸動”,周琪説。

 

他也對大陸青年表達了期盼,希望大家通過網絡新媒體發出正能量聲音,讓暫時來不了大陸的台灣青年能夠有機會看到、聽到、了解到這段歷史。

 

“台獨”分裂勢力阻擋不了兩岸統一大勢

 

儘管民進黨當局頻頻阻撓兩岸交流,大陸始終順應兩岸同胞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心願,積極推動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引發兩岸各界廣泛關注。

 

“這充分表明瞭祖國大陸促兩岸交流,謀融合發展的誠意和善意。”全國人大代表顏珂解讀。

 

她指出,儘管民進黨當局以各種方式阻撓設限,2024年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合作仍然十分活躍。她提到,去年臺胞到大陸達402萬人次,超越新冠疫情前的數字;兩岸貿易總額達到2929億美元,增長9.4%,台灣對大陸享有鉅額順差。

 

“福建探索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走深走實、兩岸産業合作平臺建設穩步推進、臺商臺企紛紛搶抓新質生産力發展機遇……”顏珂列舉了過去一年兩岸在深化融合發展方面取得的一系列進展,她表示,這充分説明,兩岸同胞要來往、要交流、要合作,這是民進黨當局干擾阻撓不了的。

 

顏珂表示,祖國大陸將持續完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的政策體系,持續推動兩岸人員往來正常化和各領域交流常態化,這也必將為廣大台灣鄉親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創造更好的條件。

 

“兩岸血脈相連的一家人,自然應該常來常往,也應該在常來常往中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台獨’分裂勢力阻擋不了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顏珂表示,希望台灣鄉親能夠從民族大義、自身福祉出發,與祖國大陸同心同向,堅決反對“台獨”挑釁和外來干涉,共同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共同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共同創造兩岸關係和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

 

“我堅信,兩岸同胞在交流中交心、在交往中增信,必將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匯聚起磅薄力量。”顏珂説。

標簽:2025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