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金”量不斷上升 多家外資機構看好中國資産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5-03-18 11:38:22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近期,多家外資機構紛紛發佈報告,看好中國資産。
多家外資機構看好中國資産
美國高盛集團最新的報告認為,今年中國股票市場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開局。隨著近期中國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突破,以及加大對科技進步的政策支持,越來越多的海外投資機構開始考慮增持中國股票。
花旗分析師在近期的報告中將中國股市評級從“中性”上調為“增持”;
匯豐銀行也將中國股票的投資評級從“中性”上調到“偏高”。
不少外資機構開始對中國資産價值進行重新評估,特別是科技股的估值。
渣打中國財富方案部首席投資策略師 王昕傑:DeepSeek帶動科技股價值重估, 也帶動了整體的中國資産重估的前景。我們看到,整體的中國科技股開始受到市場的關注。
野村中國科技及電訊行業分析師 段冰:我們認為中國科技創新領域的發展動力是非常足的,我們也非常看好未來的發展方向。
摩根大通認為,中國科技股價值重估將持續,未來10到15年平均年回報率可以達到7.8%。摩根士丹利中國股票策略師表示,現在是建議全球投資人增加對中國股票資産配置的最佳時機。高盛認為,應該繼續增持中國H股和A股。福達國際、貝萊德基金等機構表示,從全球市場來看,隨著科技創新的推進,中國有望産生更多令人期待的創新概念。
從調研到投資
外資機構已經開始行動
記者了解到,近期不少上市公司接待的機構調研隊伍中,外資機構正在增多,還有些海外投資者已經開始了加大對中國資産的投資。
進入3月份以後,包括韓國未來資産、安聯投資、匯豐全球資産、摩根士丹利、施羅德投資以及富達管理投資等外資機構,紛紛出現在上市公司調研名單中。
據了解,除了自身的投資需求,越來越多的海外投資者加大對中國資産的關注,也是這些機構加大力度調研的原因。
王昕傑:比較明顯看到的是海外的投資者,特別是我們在集團內部和海外的市場同事溝通的情況下,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關注中國資産。
王昕傑介紹説,從亞太地區來講,包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中東的投資者客戶,諮詢量都在增加。
韓國證券存托結算院的最新數據顯示,2月韓國投資者投資中國內地和香港股票的月度交易額達7.82億美元,環比增長近兩倍,不僅創2022年8月以來新高,而且遠超同期韓國投資者對歐洲和日本股市的投資規模。2月17日至28日期間,韓國投資者凈買入規模排前十的海外股票中,中國股票佔據6席。截至2月底,韓國交易所上市的中國指數ETF基金已有44隻,其中,漲幅最大的ETF基金近一個月收益率高達62.8%,
高盛的報告指出,全球投資管理公司最近越來越多地參與中國資本市場交易,包括新股發行和配售。隨著中國資産性價比凸顯,國際長線資金的流入將延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最新數字顯示,2月份外資凈增持境內債券和股票合計達127億美元。
國際投資者為何看好中國資産?
專家認為,從外資機構到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資産最重要的原因是對中國經濟的看好,對中國大市場的看好,從而也堅定了他們對中國資産長期價值的認可。
最近陸續公佈的一系列經濟數據顯示,隨著春天的到來,中國經濟正在加速向上生長。
2月份,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創下近4年來的最高值;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環比上升1.1個百分點,製造業景氣水準明顯回升。今年以來,中國服務業領域對外資開放力度加大,增值電信、醫療等多個領域推出試點。年初以來,中國在機器人、人工智能、遊戲開發、腦機介面等前沿科創領域的創新,更是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段冰:中國的科技領域有非常好的發展土壤,我們還有非常龐大的企業和消費者的用戶,他們都對於這些新的技術和應用有著非常高的接受程度,這些都是持續推動科技創新的源動力。所以我們覺得這也是全球的這些機構投資者最近對於中國資産、科技資産的關注度提升的一個主要原因。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把“穩住樓市股市”寫進總體要求,為中國資産的長期穩定發展注入更多新動能,進一步提升了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資産的信心。
剛剛結束的兩會透露出的政策信息,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適時降準降息,以及更多提振消費的政策,培養壯大更具活力的新興産業、未來産業等,也讓眾多外資機構看到了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和動力。
從資本市場本身來説,隨著更多高新技術企業上市,中國資本市場的科技含量顯著提升。同時,社保、保險、理財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也將逐項打通,中國股市將迎來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中國資産的穩定性有望進一步提高。
相關新聞
- 2025-02-28首批13家外資企業獲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試點批復
- 2025-02-21跨國車企緣何“加倉”中國
- 2025-02-212025,更大力度“穩外資”!
新聞推薦
- 關稅高企 捷豹路虎暫停對美出口2025-04-07
- 從雙向奔赴到同向而行 外資來粵何以“不見外”?2025-04-07
- 珠海深度遊+香港無縫中轉 “經珠港飛”首航團啟程2025-04-07
- 乙巳(2025)年清明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典禮在縉雲舉行2025-04-07
- “文化的血脈始終將我們緊密相連”2025-04-07
- 一條漫漫“回家路”,他們走了40年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