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大陸的善意,台灣同胞感受得到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5-03-24 11:30:25 | 來源: 中新社 |
國家出入境管理局自3月20日起實施兩項便利政策,提供臺胞證與台灣居民居住證“雙證關聯”核驗服務、為有需求的臺胞簽發電子臨時通行證。這一努力解決臺胞關心的實事難事的舉措,再次表明大陸始終把為台灣同胞謀利造福放在心上。
近年來,大陸方面不斷完善保障臺胞臺企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陸續出臺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惠臺利民措施。這份善意,台灣同胞一定感受得到。
2024年,臺胞證簽發量、臺胞入境大陸人次、在大陸定居臺胞數量均大幅上漲。旅遊體驗好,發展機會多,惠臺措施力度大,吸引更多臺胞廣泛參與兩岸交流交往。
交流交往為兩岸同胞所盼所需,符合台灣同胞利益福祉。從恢復辦理福建居民赴金門、馬祖旅遊簽注,到增加兩岸“小三通”客運航線班次;從提供台灣地區法律查明服務,到擴大直接採認職業技能資格範圍,大陸持續深化兩岸人員往來和各領域融合發展。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意味著大陸方面將通過更加創新、更為完備的政策和措施,為兩岸交流合作提供更堅實的保障。
交流交往也是減少誤解、增進共識的有效渠道。由於成長環境不同,兩岸民眾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存在差異,正因如此,更需要通過交流加強了解。不少臺胞親身來到大陸後,認為大陸同胞熱情和善,對大陸的發展也有了切實的感受。
在此前推出《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和《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基礎上,大陸方面近些年持續為台灣同胞提供便利,兩岸交流熱絡,為增進同胞情誼、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反觀民進黨當局,不斷混淆視聽,企圖將台灣居民居住證和大陸居民身份證混為一談,誤導、恐嚇台灣民眾,製造“寒蟬效應”,限阻臺胞申辦大陸證件,干擾兩岸正常交流。
台灣居民居住證是為滿足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需求而推出的一種證明其台灣同胞身份的證件,並不涉及政治權利和義務的調整。申領台灣居民居住證不需要具有大陸戶籍,也不需要放棄台灣戶籍,且完全採取自願原則,沒有任何強制要求。
大陸始終歡迎廣大台灣同胞前來實地參訪、眼見為實,讓更多臺胞願意來、留得住、融得進、發展好。隨著島內民眾對大陸的認知越來越客觀,民進黨當局炮製的抹黑謊言便不攻自破。相信會有更多臺胞回應大陸善意,投身兩岸交流,以自身行動助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完)中新社記者 容海升
相關新聞
- 2025-03-21在廈港澳臺居民可到3個點位辦理相關業務 僅3分鐘 臺胞辦妥“雙證關聯 ”
- 2025-03-21回歸人生和藝術之“根”——記全國首位獲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臺胞卓聖翔
- 2025-03-20緊急關頭施援手 救助臺胞暖人心 黔東南州臺辦緊急救助患病臺胞獲贈錦旗
- 2025-03-18首位成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臺胞:南音敘鄉愁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2025-03-28
- 丁薛祥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2025-03-28
- 博鰲傳遞亞洲引擎的強勁轟鳴聲2025-03-28
- 從匯豐全球投資峰會看“向新”投資趨勢2025-03-28
- 1089.6億元!中國科幻産業連續兩年破千億元2025-03-28
- 台灣各界痛批“綠色恐怖” 要求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懸崖勒馬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