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名瓷 窯火傳承

陶瓷

 

是中華瑰寶

 

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名片

 

在中原大地

 

諸多名瓷留下色彩斑斕的筆觸

 

數千年來窯火不息

 

早在新石器時代

 

仰韶文化的先民們

 

就已製作出絢麗的彩陶

 

星月紋、花瓣紋、圓點紋……

 

掀起中國史前時代彩陶藝術之潮

 

中原名瓷 窯火傳承

 

夏商時期出現

 

表面有釉、以瓷土作胎的原始瓷

 

是以,中國成為

 

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

 

中原名瓷 窯火傳承

 

東漢時期

 

符合現代標準的成熟瓷器

 

燒造而成

 

主要為青瓷

 

也有少量黑瓷

 

到了距今約1500年的北朝時期

 

白瓷登上歷史舞臺

 

打破了青瓷“一統天下”的局面

 

為以後彩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隨著制瓷技術不斷發展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的制瓷格局

 

南方青瓷與北方白瓷交相輝映

 

瓷器開始全面普及

 

走進日常生活

 

中原名瓷 窯火傳承

 

除此之外

 

多種釉色交融、造型飽滿生動的唐三彩

 

也成為盛唐氣象的最佳“代言人”

 

中原名瓷 窯火傳承

 

隨著北宋定都開封

 

中原地區的制瓷業

 

也隨之達到中國古代陶瓷史上的巔峰

 

形成了

 

種類繁多

 

分佈廣泛

 

各具特色

 

的瓷窯體系

 

“汝、鈞、官、哥、定”五大名瓷中

 

汝窯、鈞窯和官窯均在河南境內

 

其中

 

汝窯

 

以“雨過天青雲破處”的

 

天青釉色冠絕古今

 

中原名瓷 窯火傳承

 

鈞窯

 

則憑“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

 

窯變技藝驚艷世人

 

中原名瓷 窯火傳承

 

元代

 

瓷器生産重心南移

 

確立了以景德鎮為中心

 

南北其他各窯場百花齊放的生産格局

 

元青花開闢了

 

由素瓷向彩瓷過渡的新階段

 

中原名瓷 窯火傳承

 

中國瓷

 

這一“泥與火的藝術”

 

凝聚著歷代匠人的心血與智慧

 

見證著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

 

時至今日

 

傳承千年的窯火還在躍動

 

並在新時代

 

煥發出新的耀眼光彩

 

中原名瓷 窯火傳承

 

策劃:胡國香

 

記者:袁月明

 

設計:聶毅

 

統籌:王晶晶

 

學術指導:中國古陶瓷學會會長 孫新民

 

素材支持:河南博物院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