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先試創佳績 奮勇爭先立新功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5-04-21 16:46:14 | 來源: 新華社 |
——寫在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十週年之際
春潮涌動八閩。4月21日,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迎來成立十週年的重要時刻。
十年砥礪,改革爭先;十年奮進,開放不止。十年來,福建自貿試驗區緊緊圍繞“改革創新試驗田”“兩岸經濟合作示範區”和“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開放合作新高地”三大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高水準開放為引領,大膽試、大膽闖,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篤行不怠——總體方案和深化方案重點試驗任務307項,除國家部委明確暫不實施的4項,其餘303項已全部完成。
勇於破冰——累計推出647項創新舉措,其中全國首創289項,在全國複製推廣35項,在全省複製推廣221項,9項試點經驗列入全國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
碩果纍纍——以佔全省不到千分之一的面積,引進全省四分之一的外資企業,貢獻全省六分之一的外貿進出口額;累計新增企業13.8萬戶、新增註冊資本2.84萬億元,分別是掛牌前的8.8倍、12.78倍。
成績單屢屢刷新的背後,折射出福建自貿試驗區“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堅韌與決心。
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自貿試驗區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充分肯定試驗區取得的積極成效,指明瞭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重點和方向,為深入推進福建自貿試驗區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強調,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辦好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時強調,福建和廈門要適應形勢發展,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對接國際高標準深耕細作,多出一些制度性、政策性成果,為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再立新功。
牢記殷殷囑託,爭當改革先鋒。這片118.04平方公里的創新高地,已然孕育出引領高品質發展的廣袤森林。
勇立潮頭挑大梁
奮楫爭先闖新路
制度創新,是國家賦予自貿試驗區的核心任務。福建自貿試驗區積極探索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具有福建特色、對臺先行的制度創新體系,為全國改革開放貢獻了“福建經驗”。
2015年5月4日上午8時,福建自貿試驗區平潭片區。全國首張使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一照一碼”營業執照從這裡發出,吹響了商事制度改革的“衝鋒號”。
民營經濟的內在動力,隨著一系列改革舉措的走深走實被成功激活。平潭投資體制改革“四個一”和廈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成為全國改革範本。深入實施“證照分離”改革,創新不動産登記服務、市場準營承諾即入制、商事登記確認制、“自報智批”等模式,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促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
制度創新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要切實賦能企業減負提效。日前,在“福建自貿試驗區十週年標誌性制度創新成果和典型創新實踐案例”評選活動中,福州海關原産地管理改革名列第一。為何投出這一票?企業最有發言權。
“通過‘中國海關原産地服務平臺’,我們能夠一站式完成所有已實施自貿協定的稅率及原産地規則的查詢與辦理,這大大提升了企業的市場響應速度和競爭力。”福建植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跨境物流經理曹貴華説。
讓跨境貿易更加便利。由“人員跑腿”到“數據跑路”,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100多項基本政務服務功能,實現關港貿稅金一體化全鏈條運作,服務用戶超35萬,成為國家建設標準版單一窗口的重要參考模板。
使法治保障基礎更加堅實。創建海絲中央法務區自貿先行區,打造海絲國際法商融合服務基地,累計匯聚77家境內外高端法務、泛法務機構,法律服務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更加有效。獲批跨境貿易投資高水準開放試點,開展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業務和外國公司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改革,實施多式聯運“一單制”提單金融服務應用。
深化制度集成和創新,福建自貿試驗區正以“拼”的精神、“闖”的勁頭、“實”的作風勇立潮頭。
攜手促兩岸融合
同心築第一家園
福建自貿試驗區因臺而設、因臺而特,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是其重要使命。十年來,福建自貿試驗區積極探索開展兩岸經貿、社會、情感及制度規則等領域融合試驗,紮實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
落地大陸首家受益於負面清單的台資獨資油脂製造企業——佳格食品(廈門)有限公司;大陸首家兩岸合資旅行社——雄獅(福建)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一批“大陸首家”“兩岸首個”項目紛至遝來,體現的正是福建自貿試驗區對臺胞臺企的強大吸引力。
打造共同産業。福建自貿試驗區推動閩臺産業鏈供應鏈合作,率先在建築、醫療、金融等50多個領域放寬或取消對臺限制,培育了兩岸積體電路、影視文化等一批創新發展平臺。十年來,累計新增台資企業近4000家,成為臺商登“陸”的首選地。
夯實共同市場。福建自貿試驗區量身定制了“先放行後報關”“採認台灣地區檢驗檢測結果”等一批對臺通關創新舉措,推動平潭和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創新發展,創建了最便捷的通關模式。率先實現與台灣北、中、南部港口直航全覆蓋,形成了兩岸最經濟的物流通道。對臺跨境電商直購出口貨值佔大陸對臺直購出口超90%,對臺農漁産品進口額佔大陸進口總額的50%以上,成為兩岸貿易的重要樞紐。
暢通共同金融。率先啟用“臺企臺胞徵信查詢”等系列金融産品。首創臺胞人臉信息金融服務,為近1萬名臺胞開通人臉轉賬功能,辦理“刷臉”轉賬近8億元。設立大陸首家全牌照證券公司、擴大兩岸人民幣清算機制,建設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和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台資板”,完善了多元化對臺金融服務體系。
建設共同家園。設立臺胞臺企服務窗口,提供就業創業、社會保險等一站式政務服務。聚焦標準共通,直接採認台灣地區職業資格183項,累計向臺胞發放各類採信證書超4700本。培育發展了國家級、省級等各類兩岸青年創業基地27個,有效支持臺青創新創業。拉緊兩岸文化交流紐帶,積極舉辦海峽青年節、共同家園論壇、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等活動,增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祖國大陸的大好河山,始終是臺胞臺企拼搏奮進的最佳選擇!”在平潭工作的臺胞王魁峰發出深情召喚。
擴大開放見真章
千帆競發啟新程
開放,是福建的基因,是福建的底色,更是福建發展的不竭動力。作為“排頭兵”,福建自貿試驗區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構築了連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
開放春風勁吹,福建自貿試驗區已成為雙向投資的重要陣地。截至2024年底,累計新增外資企業6051家,實際利用外資47.2億美元,分別佔全省同期的21.9%、9.6%;建立境外投資服務平臺,提供備案指導、政策解讀和項目對接等服務,累計備案(核準)境外企業和機構364家,中方協議投資額65.3億美元,約佔全省同期的15%。
2018年12月24日,首條以“絲路海運”命名的航線在廈門港正式開行。截至目前,“絲路海運”命名集裝箱航線通達46個國家和地區的147座港口,成為“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新標杆。
中歐(廈門)班列穩定開行國際貨運幹線,輻射13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34個城市。時至今日,“海絲”與“陸絲”在廈門實現無縫對接,一條聯通東南亞、深入亞歐腹地的國際物流黃金大通道在東南沿海崛起。
多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經貿合作重要平臺正在冉冉升起。推動重晶石粉海運出口標準成為國際標準,全國60%的重晶石粉通過廈門口岸出口;發佈全國首個《集裝箱式鋰電池儲能系統的海上運輸安全指南》,助力集裝箱式鋰電池儲能系統“出海”並節約物流成本70%;連續舉辦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跨境電商交易會、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金磚中國年”重要配套“買在金磚”系列活動等。
“一帶一路”不僅是一條經貿往來之路,更是一條人文交往之路。福建自貿試驗區正在不遺餘力構建人文交流重要載體。廈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加強與東南亞國家和地區間文化交流合作,連續兩年獲評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綜合評價功能區類第一名,“國際有聲閱讀平臺”等7個項目入選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千帆出海”行動計劃。
創新驅動築高地
産業平臺聚動能
改革的目的是為了發展。福建自貿試驗區始終堅持改革創新與産業功能培育相結合,將改革舉措嵌入到特色優勢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培育發展中,為全産業鏈創新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在中國·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一系列科研成果從這裡走向産業化發展的新天地。該實驗室副總經理孔鵬介紹,在2021年,實驗室與華為公司聯合共建全國首個“5G産業服務平臺”,建設了自主可控可調的5G核心網及基站,可幫助企業驗證不同環境條件下的核心通信能力。
如今,通過集成化的産業發展模式、構建産融互補的聯動機制、量身定制配套的産業發展政策,福州物聯網産業基地已集聚通過認定的物聯網企業274家,物聯網相關上市企業12家,基本形成了“信息感知層—傳輸通信層—數據處理層—示範應用層”産業鏈發展體系,向打造國家級物聯網全産業鏈創新高地的目標邁出堅實步伐。
離岸貿易是最具代表性的自由港典型業態之一。早在2018年8月,廈門便開展了離岸貿易業務的探索。隨著“環球供應鏈與離岸貿易金融服務平臺”的上線運營,廈門自貿片區離岸貿易業務類型從離岸轉手買賣延伸到全球採購、委託境外加工、境外承包工程第三國購買貨物等,收支結算業務累計達700多億美元,位居全國前列。
平臺建設賦能高品質發展的篇章更加絢麗。“鞏固提升一批、新建創建一批、聯動發展一批”,重點打造32個自貿創新發展平臺。探索推進航空維修、數字産業、對臺跨境電商等全産業鏈創新發展,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産業,打造了國內最大的第三方航空維修基地、二手飛機融資租賃集聚區,建成全國最大燕窩進口口岸和深加工基地、最大啤酒進口口岸。
數字自貿區建設的實踐更加深入人心。福州江陰港上線智慧生産系統和智慧理貨系統,極大提升港區綜合生産效率。廈門片區深化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加快推進數字口岸建設,廈門港邁入5G無紙化作業時代。平潭片區運行全國首個全鏈條、全流程、一站式數據跨境流動服務樞紐平臺,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
十載創自貿,賡續立新功。“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對接國際高標準深耕細作,開展更多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的首創性、集成性探索,多出制度性、政策性成果,為福建加快建設開放強省、外貿強省、引資大省、消費大省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為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再立新功。”省自貿辦相關負責人説。
相關新聞
- 2025-04-21十年,這三個自貿試驗區有何變化
- 2023-11-21設立新疆自貿試驗區帶來發展契機
- 2024-11-20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一年來交出亮眼成績單
- 2023-11-02媒體關注:中國發佈新疆自貿試驗區方案
新聞推薦
- 新“出差三人組”亮相!神二十乘組簡歷來了2025-04-23
- 港澳臺輿論:美國眾叛親離,中國按節奏應對關稅戰2025-04-23
- “蓉聚天府·築夢四川” 2025川臺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舉行2025-04-23
- 穩外貿穩外資 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增強市場主體信心2025-04-22
- 神二十發射在即 這次太空之旅還有一位神秘乘客2025-04-22
- “圈粉”全球客商 廣交會向世界“種草”中國“智”造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