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粉”全球客商 廣交會向世界“種草”中國“智”造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5-04-22 11:17:34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4月19日,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也就是廣交會第一期落下帷幕。本屆廣交會分三期舉行,第一期“先進製造”突出先進産業和科技支撐。在這裡,既有今年火爆海內外的機器人、機器狗,也有一條産業鏈上下游企業組團參展。截至4月19日,已有來自全球216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4.8萬名境外採購商到會,比去年同期增長超過20%。第一期就如此火爆,今年的廣交會又有哪些新特點,帶來了什麼新機遇呢?
春日羊城,珠江之畔,第137屆廣交會開幕後,新老朋友如約而至,尋找更多機遇、創造更多可能。
美國採購商 安迪:我們在中國有多年的跨國合作夥伴,不可能一年、一週甚至一天內就突然斷了聯繫。我已經參加過很多次廣交會了,我喜歡廣交會的原因是這裡每次都會有很多新的産品。
更多機遇,來自更多新品。從本屆廣交會開幕第一天起,400多場上新活動就陸續開始。在展會人流量最大的平臺,專場發佈會專門推介最新的智慧裝備、先進製造機械、新能源産品,吸引了全球客商駐足觀看。
一些採購商看完發佈會後,還直接找到展臺實地體驗,了解更多産品細節。科大訊飛是第二次參加廣交會,這一次發佈的新款翻譯機成了現場試用最多的産品之一。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市場中心副總經理 董斌:翻譯機專門有國際版的,英語或者其他國際語種相互之間的翻譯,有69種外語,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我們希望通過廣交會越來越大的國際舞臺,讓我們好的産品賦能國際的無障礙溝通。
來自不同國家、説著不同語言的採購商,在這裡,通過一台翻譯機相互連接在了一起,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機遇。
廣交世界、互利天下,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一直為全世界客商推動本國貿易、壯大自己的生意提供更多機會。更多機遇,來自世界對中國製造的認可。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副司長肖露:廣交會已經舉辦了68個年頭,歷經風雨從未間斷,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縮影和標誌。廣交會上的萬商雲集、高朋滿座,展現的是全球工商界對中國産品的信賴、對中國企業的認可和對中國外貿的信心。
艾德瓦多來自哥倫比亞,他的父親從20年前開始就一直參加廣交會,通過進口中國商品,在哥倫比亞逐漸發展起了自己的進口公司。
哥倫比亞採購商 艾德瓦多:20年前,我們首先在這裡進口聚會用品,但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很多産品線,酒店産品、烘焙産品、家居産品等等。我們專注中國市場,只從中國進貨。
這一次,艾德瓦多和父親除了和一些長期合作的供貨商碰面,更重要的任務是在各個展館尋找最新的産品。這幾年,廣交會上最前沿、最有代表性的産品,他們都會仔細了解,為自己的商貿版圖拓展新的可能。
父與子傳承著家族的事業,也見證了廣交會産品的不斷升級。從早期的農副産品原材料初級産品為主,到傳統的工業製成品,勞動密集型産品為主,再到現在數字化、智慧化、綠色産品成為主流。
今天的廣交會,更多機遇,也來自越來越多中國高新技術産品走向海外。
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 張思洪:本屆廣交會首次增設服務機器人專區,集中展示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最新成果,為機器人産品出海創造機遇。
在服務機器人專區,各種類型的機器人、自動設備,前來問詢的客商都絡繹不絕。
蘇州穿山甲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宋育剛:即使關稅增加,這次居然也收到了4家美國客戶下訂單。這次中東、東南亞、歐美的訂單都不少。
一家企業從高空幕墻玻璃清洗和光伏電板清洗兩個場景出發,研發了四款産品,解決現在高樓和光伏電板清潔難、清潔貴的問題,産品第一次在廣交會動態展出,就有客戶現場談起了合作。
作為初創企業,2年前,淩度智慧的産品剛實現量産,海外銷售並不多。以往企業能否在廣交會參展,要參考上一年度的出口額,許多初創科技公司不一定能滿足這一要求。今年,廣交會出臺了《改進廣交會參展企業品質的十條舉措》,讓更多高新企業有了接觸廣大海外採購商的機會。
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 張思洪:我們將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小巨人”、製造業單項冠軍稱號等納入評審標準,也要求各交易團在安排展位時,除企業出口額之外,還要考慮品牌、商標、專利及生産技術水準等綜合指標,吸納更多小而美的優質企業參展。
對這些企業來説,國內市場的練兵是他們能走出去、敢走出去的關鍵。
廣交會上更多的機遇,也來自外貿企業對國內國外市場資源的更好利用。
一見到記者,一家外貿企業的行銷總監就先亮出了這次參加廣交會的最新産品,一款在國內率先上市的高速吹風機。就在幾年前,這家靠外貿起家的企業絕大部分的新品還是以海外客戶的需求來生産的,疫情期間,海外物流暫停,企業轉向國內線上銷售,馬上對市場有了不同的感受。
月立集團有限公司行銷中心總監厲力眾:這些産品風格是傳統歐美電吹風的風格,體積比較大,顏色也比較沉悶。但是年輕一代的消費者,90後00後對這些産品不買賬,我就不喜歡你的設計、外觀,不要説功能有多好。
新市場帶來新需求,幾年來,企業一邊開拓新的國際市場,一邊根據國內市場對顏色、動力的喜好開發新的産品。
月立集團有限公司行銷中心總監厲力眾:國內現在在銷的新産品全部用無刷馬達,全部國産替代,産品小、功能好、風力大。原來的産品工廠出廠價是50元人民幣左右,現在一般人民幣價格可能在130元、140元,附加值就提升起來了。
出廠價雖然高了,但是也獲得了更多國外客戶的認可。在廣交會的展臺上,來自各個國家的採購商對這些應國內需求研發的産品讚不絕口。
提升産品品質、提高産品技術含量,融合開拓國內國外市場,更多的賽道為外貿企業帶來了更多的機會。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張建平:中國現在已經變成了全球第二大單一消費市場,我們有14億多消費人口,處於中等收入水準的階段,在消費産品的多樣性方面非常有可能在國內市場先流行起來,然後再走向國際市場。其實我們非常鼓勵中國企業按照國家的戰略導向,以國內大市場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抓住中國大市場,同時去開拓全球市場。
不論是買中國的國外採購商,還是賣全球的中國外貿企業,廣交會將一直為他們創造更多可能。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副司長肖露:在新形勢下,我們將努力把廣交會打造成為全方位對外開放,促進國際貿易高品質發展,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平臺,助力中國對外貿易穩量提質和高品質發展,為全球貿易增長注入更多穩定性力量。
舉辦68年,廣交會已經成為聯結中國市場和國際市場的重要紐帶,也是新老朋友尋找更多機遇、創造更多可能的地方。在廣交會現場,記者感受非常深刻的是,不管是參展商還是採購商,大家都在最大程度地發現新的機遇、探尋新的商品、尋求新的合作。無數的可能和機會匯聚在此,才是“廣交世界”,也只有相互連通,彼此往來,才能“互利天下”。
編輯丨陸宇佳 徐麗瑛
攝像丨張戈平 梁啟鵬
剪輯丨苗佳亮 張文慶
相關新聞
- 2025-04-16廣交會外國採購商:我們離不開“中國製造”
- 2025-04-14採購商預註冊踴躍!速覽第137屆廣交會亮點
- 2025-03-17第137屆廣交會即將啟幕 首批進境展品順利通關布展
新聞推薦
- 穩外貿穩外資 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增強市場主體信心2025-04-22
- 神二十發射在即 這次太空之旅還有一位神秘乘客2025-04-22
- “圈粉”全球客商 廣交會向世界“種草”中國“智”造2025-04-22
- 時評|不妨聽聽臺商怎麼説2025-04-22
- 臺積電披露,美國工廠大虧2025-04-22
- “兩馬”跨境電商直航航線開通一年總貨值逾3億元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