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工程師”入列 工業發酵行業有了“智慧大腦”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5-05-13 11:00:26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發酵是生物製造的核心技術之一,在發酵時,時間是個極其關鍵的因素,因為微生物在不同的生長階段,變化非常大,它們的生長狀態直接決定了整個發酵過程的成敗。
以前,為了保證發酵品質,工程師需要三班倒24小時監控生産線,手動調控。而在智慧化的發酵車間,記者看到,在發酵罐等關鍵設備上,數百個感測器如同“電子哨兵”,正實時監測罐內微生物生長狀態、氧氣濃度等幾百項關鍵參數。這些數據經過智慧模型的深度分析,能實現對生物發酵這一複雜動態過程的實時預測與調控,讓發酵始終處於最佳狀態。
不僅如此,這個“AI工程師”還能提前規劃。比如,抗生素發酵7天一個週期,在發酵進行到第20小時的時候,它就能生成從第21小時,一直到最後的第150小時的完整發酵操作方案,精準“預測”整個發酵過程。
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與微結構實驗室主任 李金金:這就像給生産過程裝上了“智慧大腦”和“時間望遠鏡”,能夠實時給出最佳的工藝調控方案,提前“看到”未來生産過程,實時生成最優的工藝方案,大幅提升産量。
標簽:
相關新聞
- 2025-05-09智慧健身設備+虛擬體育賽事 科技賦能全民健身
- 2025-04-27動力電池、超級快充、智慧化“大腦”……在這裡看中國汽車創新引擎有多“燃”?
- 2025-03-31以“智”賦能 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2025中國網絡媒體論壇綜述
新聞推薦
- 國際茶日來“萬里茶道”的起點 赴一場茶香之約2025-05-21
- 覆蓋交通、醫療、食品等領域 “灣區標準”總數已達235項2025-05-21
- “溝通交流合作—醫學人文新視界”2025年魯臺醫學教育合作交流大會在青島開幕2025-05-21
- 臺商臺青紮根汕頭 共繪融合發展“同心圓”!汕頭上演兩岸交流的生動故事2025-05-21
- 仙岳山土地公廟:520浪漫邂逅,200多名兩岸青年共敘情誼2025-05-21
- 2025台北國際電腦展舉辦 展示AI創新成果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