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河南行丨千龕鄰峭壁 瑰寶綻芳華——走進龍門石窟
|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5-05-20 11:08:05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1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洛陽市考察了龍門石窟,了解當地加強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利用、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等情況。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和香山上,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西元493年)前後,歷經北魏、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北宋等朝代,前後營造時間長達400餘年,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龍門石窟現存大小編號窟龕2345個、各類造像近11萬尊、碑刻題記2800余品,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價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受長期自然侵蝕和歷史人為破壞影響,龍門石窟一度殘損嚴重。新中國成立後,龍門石窟開始得到有效保護和利用。1961年成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4屆世界遺産大會上成功入選《世界遺産名錄》。
領略千年石窟藝術之美
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
標簽:習近平考察調研
相關新聞
- 2020-10-23中國三大石窟在河南洛陽首次聯袂開展
- 2020-10-23列入《世界遺産名錄》二十年 洛陽龍門石窟取得六大考古成果
- 2020-10-22龍門石窟考古發現唐代塔基 初步推測為印度高僧墓塔
新聞推薦
-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抗戰”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開幕2025-11-03
- 事關港澳臺人員往來、過境免簽口岸擴容等 10項重磅政策發佈2025-11-03
- 電子商務,全球“聯動”2025-11-03
- 全國台灣研究會2025學術年會在安徽開幕2025-11-03
- 從春到秋 蘇超流量、銷量、能量的三重交響2025-11-03
- 臺軍“中正堂”更名為“忠誠堂” 3萬網友投票九成反對2025-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