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茶日來“萬里茶道”的起點 赴一場茶香之約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5-05-21 11:55:47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5月21日是聯合國設立的“國際茶日”,也是以中國為主的産茶國家推動設立的農業領域的國際性節日。
武夷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當地獨特的氣候、地貌,特殊的製作方法孕育出風味獨特的烏龍茶和紅茶,大約400年前,當地的茶葉從這裡跨越山海,穿越古今到達歐洲,成為“萬里茶道”的起點。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外年輕人在這裡學茶、制茶、傳播茶文化。
正在進行茶道表演的留學生馬浩茗來自俄羅斯。今年他參加了武夷山組織的國際志願者工作項目,通過了一系列茶文化、茶藝考試後,成為一名武夷山茶文化傳播的國際志願者。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理事 江佳道:我們在全球成立了16個大紅袍推廣中心,在30多個國家招募了80多名國際志願者,去重構現代“萬里茶路”,以茶為媒,促進全球文化經濟交融的共建。
起源於17世紀的“萬里茶道”,南起中國武夷山,北至俄羅斯聖彼得堡,全長超過1.4萬公里,是歷史上跨越陸地距離最長的商貿通道。
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 黃柏權:古代絲綢之路中斷以後,正好是新航路剛剛開闢,而且正逢西方推進工業化、全球化這一重要時期,這條道路有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就是促進了中國參與全球化的進程。
“萬里茶道”不僅衍生出與茶葉相關的各類服務産業,還將南方和中原的生活習俗、信仰禮儀、文化藝術、思想觀念傳播到北方及歐洲。2021年6月5日,載有閩北茶葉及相關貨物的首列“大紅袍號”列車開行,開啟了“萬里茶道”的新篇章。武夷山每年在穀雨春茶期間,都舉辦大紅袍文化節,吸引來自韓國、波蘭、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地的茶葉愛好者參加,並進行全球直播。
中國茶作為文化交流、經濟合作的載體,讓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因茶與中國結緣。
相關新聞
- 2025-05-21“茶”字拆開,就是“人在草木間”
- 2024-12-26“三炒三揉”門道多 臺青體驗蒙頂甘露茶製作技藝
- 2025-02-24享受春日美景、品嘗“頭春”味道……“春日經濟”活力旺
新聞推薦
- 中美雙方將在西班牙會談 討論美單邊關稅措施、TikTok等問題2025-09-12
- 外交部:“台獨”是死路一條2025-09-12
- 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迎回儀式在瀋陽舉行2025-09-12
- 國際銳評丨菲方所謂“抗議”恰恰證明中方對黃岩島生態保護合理合法2025-09-12
- 國際銳評丨投資未來!外資説要在中國做“長跑者”2025-09-12
- 2025“遼臺視界 鏡啟未來”兩岸媒體青年交流座談會在瀋陽舉行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