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金鑼折射香港新股市場熱潮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5-07-09 11:30:11 | 來源: 新華社 |
6月23日,在香港中環摩天輪下,一名女士在“金鑼巡遊號”巡遊車上打卡留念。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
此前“端坐”在香港交易所金融大會堂裏的金鑼,日前走上街頭,出現在香港尖沙咀鐘樓旁、中環摩天輪下、金紫荊廣場等地。在香港新股市場的熱潮中,金鑼首次走出“大宅門”,引起人們濃厚的興趣。
近年來記者參加過多次港交所舉辦的上市儀式,今年以來明顯感到IPO頻次越來越多,集資規模越來越大。截至6月30日,香港首次公開招股(IPO)集資額超過1050億港元,居全球資本市場榜首。其中5月在港上市的寧德時代IPO集資規模刷新港股近年紀錄,敲響了“開運大鑼”。
2011年12月起,每當有新公司在港上市,其當家人就會在金融大會堂敲響金鑼,增添上市儀式的氛圍感。自此,敲鑼儀式成為香港交易所最重要的標誌之一。
此鑼由傳統工匠悉心打造,主要分兩種:開運大鑼,高273釐米、重269公斤;標準金鑼,高192釐米、重64公斤。
“現在大家一想到港股上市,就會想到金鑼。金鑼對於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來説,具有非凡的象徵意義。”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陳翊庭説。
這是6月23日在香港中環摩天輪下拍攝的“金鑼巡遊號”巡遊車內景。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
在中環鳴響了千余次的金鑼,不僅記錄了香港資本市場成長歷程中的許多高光時刻,近年來更折射出香港經濟轉型的新活力。
越來越多內地企業赴港敲鑼。1993年青島啤酒拉開內地企業登陸香港資本市場的序幕。隨後一波波各行各業的內地公司赴港上市。截至目前,香港上市公司數目已經超過2600家,其中內地企業佔整體市值的81%。香港資本市場成為內地企業“出海”的跳板和門戶。
新經濟公司同臺敲鑼。2018年4月港交所開始接受“同股不同權”架構的公司以及生物醫藥等新經濟公司的上市申請,新經濟公司在港上市的數量和融資額都顯著增加。
為此港交所專門定制了一面高273釐米、重269公斤的超大鑼,在上市儀式繁忙的日子,兩家公司同敲一鑼、多家公司一起同臺敲鑼的場面也很常見,令記者印象深刻。
排隊等候敲鑼者依然踴躍。今年上半年香港共完成了42宗首次公開招股發行,合共集資額超過1070億港元,已較去年全年多約22%,暫列全球第一。
這是6月23日在香港中環摩天輪下拍攝的“金鑼巡遊號”巡遊車。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6日發表網誌表示,目前市場普遍看好港股及新股市場下半年的表現。申請在港IPO的個案正在快速增加,至今已收到約200宗申請,較年初時的數字倍增。
新股市場的火熱,帶動了香港資本市場的活躍,在助力企業更順利地融入國際市場的同時,也成功地助推了香港經濟發展。恒生銀行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流入香港的資金明顯增加,從2024年初的3660億美元增至2025年4月的5060億美元,是200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回首從前,在一次次的鑼聲中,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為全球資本參與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高效透明的對接平臺。未來,企業與資本也必將在一次次鳴鑼中繼續“雙向奔赴”,推動香港經濟實現新的更高品質的發展。
新華社香港電 記者王茜、孟佳、劉英倫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同玻利維亞總統阿爾塞就中玻建交40週年互致賀電2025-07-09
- 國家發改委:2021年至2024年中國經濟增速平均達到5.5%2025-07-09
- 商務部:將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2025-07-09
- 國臺辦:第八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將於7月中旬在浙江舉辦2025-07-09
- “在北京,我看見兩岸青年在彼此的青春裏種下友好的種子”2025-07-09
- 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今天在山東曲阜開幕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