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交融的無窮魅力——“草原之約 青春交響”兩岸青年藝術交流營人文體驗側記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5-08-10 09:50:40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 |
“草原之約 青春交響”兩岸青年藝術交流營的營員們在烏蘭察布市博物館前合影。烏蘭察布有著悠久的歷史,這裡發現了裕民遺址、廟子溝遺址等歷史文化資源。(攝影:張弘進)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 何婧):勒勒車碾過草原千年風霜,馬背民族與農耕百姓炊煙交融,古老傳説與現代故事隔空應答。近日,“草原之約 青春交響”兩岸青年藝術交流營的58位營員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展開了豐富多彩的人文探訪。 烏蘭察布市地處內蒙古、山西、河北交界處,是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交匯交融之地。烏蘭察布的文化兼具遊牧文化的豪放與農耕文化的內斂,形成了包容並蓄、和而不同的文化特質。
交流營營員在烏蘭察布市博物館認真觀賞出土文物。(攝影:張弘進)
交流營營員參觀烏蘭察布市察哈爾毛繡培訓基地。察哈爾毛繡以動物皮毛上的鋒毛(退絨)為原材料,在傳統的紗網上栽織出各種動物圖案形狀。察哈爾毛繡作品具有寫實、立體、鮮活等特點,能夠真實再現動物的原生狀態,被譽為“平面標本”。察哈爾毛繡是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于2021年5月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攝影:張弘進)
交流營營員參訪烏蘭察布市馬鈴薯加工企業。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種植自然條件優越、種植歷史悠久、産業規模大、品質優良。2009年,烏蘭察布市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馬鈴薯之都”。“烏蘭察布馬鈴薯”還被列入國家農産品地理標誌保護工程項目。當地的馬鈴薯加工産業發達。(攝影:張弘進)
交流營的營員們對烏蘭察布市的燕麥加工産品産生了濃厚興趣。烏蘭察布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産出的燕麥品質優良。2018年7月,烏蘭察布市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燕麥之都”稱號。烏蘭察布市有多家集産品研發、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優質燕麥加工企業。(攝影:張弘進)
蒙古族飲食多以奶製品和牛羊肉為主。圖為交流營營員向烏蘭察布當地牧民學習奶茶煮制技藝。(攝影:張弘進)
在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當地牧民向交流營營員講解示範傳統奶製品製作工藝。(攝影:張弘進)
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被譽為“神舟家園”,這裡見證了中國航天的諸多輝煌時刻 。圖為交流營營員在四子王旗博物館飛船返回艙前合影。(攝影:張弘進)
新聞推薦
- 閱兵彰顯的大國榮光 兩岸同享2025-09-05
- 黑土地上的紅色記憶被喚醒2025-09-05
- 在鄂臺胞熱議九三閱兵:和平是人心所向 和平發展的大勢不可阻擋2025-09-05
- 在渝臺胞熱議九三閱兵:作為中華民族一分子 與有榮焉2025-09-05
- 鄭州市臺聯、民革鄭州市委會組織臺胞臺屬集中收看九三閱兵2025-09-05
- 滎陽市臺辦組織臺胞臺屬參訪革命故居 董天知將軍親屬現場講解點燃愛國情懷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