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屆魯臺會:産業攜手青年聚力,以創新之筆繪就兩岸融合新畫卷

“魯臺會的魅力,不僅在於促成了多少項目,更在於讓我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金秋時節的濰坊,天朗氣清,萬物豐盈,這句臺商們的心裏話,恰是這座城市與魯臺會三十載情誼的動情寫照。9月1日至4日,第29屆魯臺經貿洽談會(簡稱“魯臺會”)如期赴約,在這片見證過無數合作佳話的土地上,再度奏響連接産業、凝聚青年的兩岸交流新曲。

 

本屆盛會以“創新引領 共贏未來”為主題,開展産業對接、青年互動、成果發佈等系列活動,以全新的合作模式、精準的對接舉措與深厚的人文交流,書寫下“魯臺同輝”的嶄新篇章。從高端化工的綠色轉型,到醫養健康的民生關懷;從青年科創的活力碰撞,到文化交流的心靈契合;從政策服務的精準對接,到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魯臺兩地正以本屆魯臺會為新起點,在創新與合作中續寫更多“共贏故事”。

 

錨定“新質生産力”,擘畫合作新藍圖

 

“從1994年首屆的摸索探路,到如今成為兩岸交流的‘金字招牌’,魯臺會見證了兩岸從經貿合作到心靈契合的每一步。”9月2日上午,第29屆魯臺會開幕式暨兩岸科技創新與産業融合發展大會上,中國國民黨前代理主席林政則深情回顧魯臺會三十載的發展歷程時表示,山東擁有完整的産業鏈與廣闊市場,台灣在技術研發與人才儲備上優勢顯著,“雙方攜手,不僅能破解産業發展瓶頸,更能為兩岸同胞創造更好的生活”。

 

作為本屆魯臺會的“重頭戲”,這場主題大會既是政策推介的窗口,更是魯臺産業協同的“導航儀”。會上,山東省科技廳現場亮出“創新家底”:全省現有全國重點實驗室36家、高新技術企業3.5萬家,形成了覆蓋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領域的創新鏈條。“歡迎台灣同胞共享這些創新資源,在魯實現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到生産線的落地轉化。”

 

第29屆魯臺會:産業攜手青年聚力,以創新之筆繪就兩岸融合新畫卷

 

9月2日上午,第29屆魯臺會開幕式暨兩岸科技創新與産業融合發展大會舉行。(中國台灣網記者 劉賽飛 攝)

 

盛會啟幕,成果先行。大會現場,6個重點台資項目簽約落地,總投資達4.09億美元,涵蓋特色食品生産、新材料研發、農商品電商平臺等領域,將“共識”切實轉化為“實效”。台塑、旺旺、華新麗華等台灣領軍企業代表紛紛表示,將繼續深化在魯投資,推動更多高端項目落地生根。

 

精準“補鏈強鏈”,激活協同新動能

 

本屆魯臺會創新採用“主會場+分會場”模式,在濰坊設主會場,在濟南、德州設分會場,形成全域聯動、多點開花的合作格局。圍繞山東“十強産業”和濰坊“9+3+N”産業體系,大會針對現代農業、高端化工、醫養健康等兩岸優勢領域精心策劃多場專題對接活動,讓“優勢互補”從理念變為實踐,推動魯臺兩地産業在互補中實現共贏。

 

濱海經開區的兩岸高端化工産業對接會現場,處處洋溢著“技術握手”的暖意。100余位企業家、專家學者聚焦綠色低碳、高端材料等産業方向,共商合作路徑。“大陸正通過政策引導和技術創新推動化工産業向綠色低碳、精細化轉型;台灣則在高附加值産品、電子化學品及精密材料領域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全國臺企聯常務理事、遠東集團大陸事務辦公室首席代表莊曉波表示,兩岸化工産業優勢互補,已有堅實合作基礎,依託大陸完整産業鏈和廣闊市場,可以實現産業規模突破。

 

第29屆魯臺會:産業攜手青年聚力,以創新之筆繪就兩岸融合新畫卷

 

9月2日到3日,兩岸高端化工産業對接會在濰坊濱海舉辦。(中國台灣網記者 孫路路 攝)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魯臺會,新增的化工專題對接會讓我看到了青州作為化工産業集散地的實力,後續合作思路更清晰了。”台灣履合企業集團總經理賴正樹感慨道。會前,與會嘉賓還實地考察了山東新和成産業園、濰坊港等重點項目,直觀感受濰坊化工産業的綠色轉型成果。

 

醫養健康産業對接會則滿含民生溫度。山東孝老愛親的文化底色,與台灣精細化的康養經驗相遇,碰撞出“共築健康家園”的構想。“台灣在醫療健康領域積澱深厚,大陸則是大健康市場需求旺盛,潛力巨大。”台灣大健康産業聯盟協會理事長王國安分析,兩岸可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深耕大健康産業。從“兩岸大健康科創園區計劃”到濰坊生物醫藥園拋出的“橄欖枝”,從“老齡化健康管理”到“幹細胞的臨床意義研究”,“兩岸民眾共享康養成果”的願景愈發清晰。

 

搭建“心靈之橋”,延續兩岸血脈情深

 

“三年前,我通過魯臺會來到濰坊、認識濰坊,濰坊獨特的發展優勢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深深地吸引了我。”濰坊中藥谷臺青創客中心負責人陳玟婷,是一位來自台灣的“90後”。她的分享,道出了許多在魯臺青的心聲。她提到,創客中心成立至今,已吸引了80余位台灣青年參與,3個項目實現實質性突破進展,“是魯臺會給了我們‘第一塊敲門磚’,讓台灣青年的夢想能在大陸土壤裏發芽結果”。

 

青年是兩岸未來的希望,也是推動魯臺交流合作中最富朝氣、最具創造力的生力軍。本屆魯臺會高度重視兩岸青年交流交心、互鑒互學。為幫助更多台灣青年找到發展機遇,大會圍繞電商、短視頻、虛擬現實等臺青感興趣的熱點話題,策劃了魯臺青年科創體驗營等一系列活動,為兩岸青年搭建起交流互鑒、合作創業的平臺,讓青春力量成為兩岸融合的“新引擎”。

 

第29屆魯臺會:産業攜手青年聚力,以創新之筆繪就兩岸融合新畫卷

 

9月3日,“青春‘潮’起 創贏‘濰’來”魯臺青年科創體驗營活動啟動儀式在濰坊市舉辦。儀式現場,與會領導和青年代表共同啟動體驗營。(中國台灣網記者 孫路路 攝)

 

“大陸在AI、數字經濟、電商等領域的發展已走在世界前沿,山東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發展‘十強産業’的舉措,為台灣青年提供了實現夢想的巨大舞臺。”隨著魯臺會的推進,眾多台灣青年同陳玟婷一樣深刻認識到,兩岸在文化會上同根同源,在發展商互補互利。“兩岸青年是驅動未來發展的核心力量,台灣青年在電商運營、短視頻創作、元宇宙行銷等領域的新技能,與山東的産業基礎、市場空間相結合,産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廈門東亞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文浩説。

 

“我相信,只要兩岸青年多交流、多合作,未來兩岸融合發展將會充滿無限可能。”陳玟婷對未來充滿期待,她希望也堅信,自己可以當好兩岸青年交流的“擺渡人”,讓更多的台灣青年在大陸這片熱土上追逐夢想、收穫成功。(文/孫路路)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