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數據“猛如虎” 老百姓在叫苦!賴清德吹噓“政績”被唾棄

深陷“執政”困境的賴清德,近來狂打“政績牌”,日前在彰化拜廟時,稱台灣蔡英文和他的帶領下,近十年來發展迅速,“經濟比大陸還強”。此言一齣,外界一片噓聲。賴清德因為説謊成性,被嘲諷為“萊爾校長”(liar,説謊者)。他列舉的那些“政績”,究竟有幾分真實性?

 

下鄉吹噓“經濟成就”

 

在“7·26”“8·23”兩場“大罷免”完敗後,賴清德把敗因歸結為“政績未宣導到位”,因此啟動“下鄉巡迴訪視”,親自上陣欲跑遍全臺22個縣市。本月14日,賴清德在彰化溪湖福安宮參香時,大肆吹噓民進黨2016年以來的“政績”,包括經濟增長率是“亞洲四小龍”之冠、基礎工業轉型升級成功、對大陸經濟依賴減少,云云。總之一句話,就是“台灣經濟比大陸還強”。

 

值得關注的是,島內主要媒體近來紛紛轉發“台灣經濟增長率是韓國5倍”這條稿件,稱台灣地區今年GDP增長預計達4.5%,遠超韓國的0.9%,人均GDP已超越日韓,相關報道還取了“韓媒震驚”“我台灣我驕傲”等標題,“洗腦”意味非常濃厚。此外,臺媒、網軍側翼近來炒作的“經濟成就”,還包括台灣地區8月份出口大增34%、臺股突破25500點,均創下歷史紀錄。

 

單從數據看,台灣經濟確實很猛,賴清德若真的“英明神武”,應該“萬民擁戴”才對,但近來公佈的民調卻顯示其支持度近乎崩盤。像是“台灣民意基金會”16日發表的最新民調稱,賴清德支持度32.7% ,創歷史新低;其“感情溫度”僅為43度,甚至比不上關押一年的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台灣民意基金會”親綠色彩濃厚,它所做出的民調尚且如此,賴清德的真實民望可見一斑。

 

最擅長“喪事喜辦”

 

經濟數據“猛如虎”,老百姓卻在叫苦,如何看待這種反差?

 

首先,數據會不會有造假的可能性?民進黨上臺後逐漸掌控一切,連社會正義最後防線司法都能染指,插手經濟統計應該也不是什麼難事。台灣近年來萬物齊漲,但前不久統計的CPI漲幅僅為1.58%,為四年來新低。看到這則新聞,島內很多網友紛紛痛罵:“我信你個鬼!”

 

其次,也有可能是台灣畸形的經濟結構造成的虛幻。台灣的出口、股市非常依賴半導體産業,尤其是臺積電。拿股市來説,臺積電的市值佔到總市值的近三分之一,能買臺積電股票或在臺積電上班的人畢竟是少數,多數人並沒從經濟發展中獲益。

 

此外,今年新台幣對美元大幅升值,台灣經濟即便很低迷,但按美元計價,GDP的增長率仍很亮眼。這除了對出境遊客有利,對整體經濟不見得是利多,但民進黨最擅長的就是“喪事喜辦”。

 

早已失去民眾的信任

 

從現實中看,雖説民進黨2016年上臺後,基本工資年年漲,但勞工實際薪水卻跟30年前差不多,而物價卻不知上漲多少倍。尤其是最近幾年“最有感”,前一段時間一公斤蔥的價格居然飆到500元新台幣,“平民水果”香蕉一台斤(600克)也突破100元新台幣。

 

台灣民眾“用腳投票”,最近來大陸的航班爆滿,其中有很多是“首來族”,他們在大陸實現了“水果自由”,到大陸的第一件事,往往是去蔬果市場,採購水蜜桃、葡萄等,這些水果在台灣要貴5倍以上。至於大陸物美價廉的新能源車,更是不少臺網友心儀的對象。

 

民進黨當局玩數字遊戲來粉飾太平,並通過媒體、網軍來強化“洗腦”,但台灣人越來越不吃這一套。國民黨推出的“萊爾校長”短片之所以爆紅,就是民間對賴清德不滿情緒的總爆發。“萊爾校長”剛愎自用、説謊成性,早已失去民眾的信任。(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