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首個巫登益美術館(四川館)正式開館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5-09-26 15:08:31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中國台灣網宜賓9月24日訊(記者 卓娜 陳宇) 9月24日,巫登益美術館(四川館)在歷史文化名鎮——李莊古鎮正式開館,這是大陸開館的首個巫登益美術館,也是參加2025“兩岸情·李莊行”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活動的兩岸嘉賓現場見證的兩岸文化交流新成果。
台灣彩墨藝術家巫登益1951年出生於台灣南投,經過近60年的繪畫深耕,其彩墨創作已形成獨特的“巫登益彩墨風格”,其作品多次在兩岸巡展,是兩岸文化交流的一條生動紐帶。李莊是歷史文化名鎮,也是抗戰時期的文化重鎮。抗日戰爭時期,李莊接納了國立中央研究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等10余所高校和學術機構遷川,戰後部分科研機構與高校遷臺,這份共赴國難的記憶,讓李莊與台灣結下了跨越海峽的深厚情緣。
9月24日,大陸首個巫登益美術館(四川館)正式開館(中國台灣網發)
兩年前,在2023“兩岸情·李莊行”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活動上,宜賓李莊古鎮景區管理委員會與台灣巫登益美術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確定在李莊古鎮合作共建巫登益美術館(四川館),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海峽兩岸藝術交流為使命,打造集展覽、研究、教育、文創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平臺。
巫登益美術館(四川館)選址于李莊古鎮中的王爺廟,這座歷史建築經過精心改造,在保留傳統韻味的同時煥發現代藝術活力。總面積2188平方米的空間內,設有主要展廳與藝術衍生品區域。場館空間開闊,佈局靈活,為藝術展覽及文化交流活動提供了專業場地。
當天,兩岸嘉賓共同為巫登益美術館(四川館)揭牌。
開館儀式上,宜賓市翠屏區委書記石進在致辭中表示,一紙墨香,貫通今昔;一念家國,連接山海。巫登益先生作為當代彩墨藝術的傑出代表,潛心藝道近60載,廣泛汲取中西美術精華,融合世界藝術之長,形成獨樹一幟的“巫登益彩墨風格”,架起了跨越海峽的藝術橋梁,拓展了當代彩墨藝術的歷史維度,詮釋了“兩岸本一家”的真摯情懷。從彩墨藝術到文化傳承,從文化自信到文明復興,巫登益先生始終以獨特的美學視角和赤子的丹心寸意,構築起藝術大家的精神圖騰。
巫登益説,四川館的落成,是海峽兩岸在文化藝術領域優勢互補的碩果,凝聚了各級領導和重要人士的關心與支持,得到了社會各界朋友的讚譽。四川館開館展出的作品,是他近十餘年潛心創作的心血結晶。從東方意境的彩墨創作, 到當代藝術的探索實踐,他始終堅持在傳承中求新,在創新中續脈。彩墨于他,不僅是技法的表達,更是對山河的禮讚、對生命的感悟、對人文的思索。願每一幅作品,都能讓大家在觀賞中體會東方哲學的包容與靈動, 在筆墨之間感受大自然與人文的同頻共鳴。
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致辭並表示,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越是風雲變幻之時,越需要文化的力量來凝聚人心、匯聚合力。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巫登益大師既堅守中華筆墨之魂,又廣納世界藝術之長,使彩墨不僅成為美學的表達,更成為民族精神的象徵。從山河壯麗到家國情懷,他所傳遞的不只是藝術境界,更是一種恒久信念——無論世界如何變遷,中華文化的自信與連結,必將生生不息、綿延不絕。
據了解,作為兩岸文化交流的新紐帶、李莊古鎮的新地標,新開館的巫登益美術館(四川館)將展出巫登益90幅作品,包括他創作的著名長卷《台灣勝覽圖》、遊覽長江後歷時三年創作的巨幅長卷《江山萬里圖》;以及以宜賓為主題創作的《萬里長江第一城》,該長卷長20米、高2米,展現了蜀南竹海、興文石海、李莊古鎮、五糧液、三江口等十個宜賓重要的核心場景。
開幕主題展精心策劃了六大展區,包括“江海相連·共繪華章”主題展區、抗戰文化記憶展區、當代彩墨藝術展區、“哪吒的前世今生”藝術特展、彩墨意境對話抽象藝術展區等。
相關新聞
- 2025-09-26第十五屆“兩岸漢字藝術節”在陜西省渭南市開幕
- 2025-09-26“精彩青島我來了”兩岸媒體青島行 從服裝智造到高鐵裝備 見證大陸硬核實力
- 2025-09-26跆拳為媒牽兩岸 文脈共情聚同心——2025年海峽兩岸青少年跆拳道公開賽側記
- 2025-09-25兩岸同胞話團圓:2025雲台中秋茶話會在昆明舉辦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就朝鮮勞動黨成立80週年向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恩致賀電2025-10-10
- 賴清德發表“雙十”講話 外交部回應2025-10-11
- 國臺辦:賴清德所言所行只會破壞臺海穩定 加劇緊張局勢2025-10-10
- 交通運輸部就擬對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別港務費答記者問2025-10-10
- 聯合國貿發會議發佈最新報告 中國製造驅動全球貿易增長2025-10-11
- 散播“台獨”分裂謬論 國家安全部公佈3名“水軍”身份信息202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