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社評:對高市早苗錯誤言行的關注不應失焦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宣稱,中國大陸對台灣動武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暗示日本武力介入臺海的可能性,其言論之荒謬、性質之惡劣、用心之險惡,令國際社會震驚。這既是對國際正義的粗暴踐踏、對戰後國際秩序的公然挑釁,也是對中日關係的嚴重破壞。這一錯誤言論已然構成對兩國關係和地區和平的衝擊,也是最近中日關係陡然惡化的源頭。對此,是非曲直十分清楚,不存在什麼疑問。

 

但是這兩天出現的情況表明,有些勢力試圖轉移焦點,淡化事情的惡劣性質,把中日關係惡化的鍋往中國身上甩,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炒作中國駐日外交官個人發文和中國輿論反應。這些聲音對高市言論的極端危險性避而不談,卻調轉槍口宣稱中方不應“過度反應”,日本外相茂木敏充甚至莫名其妙地“要求中方以日中關係大局為重”。這完全是混淆是非、倒打一耙,更加印證了日本國內有關戰後反思的缺失是系統性的。與此同時,一些西方媒體也跟著“敲邊鼓”,渲染爭端升級的所謂“中國責任論”。

 

這些説辭將一場事關中國主權與領土完整、日本發展道路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大是非之爭,矮化為一場關乎“言辭表現是否得體”的口舌之辯。高市謬論所引發的絕不是中日之間的“口水仗”,而是指向三個根本性的現實問題:第一,日本是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還是企圖重蹈歷史覆轍?第二,日本是要維護中日和平友好合作大局,還是要把中日關係引向對抗衝突?第三,日本要做地區和平穩定的維護者,還是要把東亞推向戰爭深淵?對這三個重大問題,需要向中國和國際社會做出深刻解釋和説明的顯然是東京方面。

 

日本歷史上曾多次以“國家存亡”名義發動侵略戰爭,比如製造“九一八”事變時鼓吹的“滿蒙是日本生命線”、製造珍珠港事件時鼓吹的“大東亞共榮圈是日本存亡之戰”等等。這些蠱惑人心的口號當時被日本軍部、政府和媒體系統性使用,製造“日本若不擴張即亡國”的危機感,掩蓋其帝國主義擴張本質。如今高市將中國內政問題與日本“存亡危機事態”強行掛鉤,本質上就是對“國家存亡”欺騙性使用的故技重施,反映出日本一些政治勢力妄圖借台灣問題突破“和平憲法”束縛、重走軍事擴張老路的危險意圖。

 

台灣是中國的台灣,以何種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是中國人自己的事。如果日本以武力介入臺海局勢,那它一定會“有事”。高市作為日本首相,不斷向“台獨”勢力釋放錯誤信號,不僅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也是將日本重新綁上地緣對抗的戰車,威脅東亞地區安全。對此,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都要有充分的警惕。

 

因此,不管一些勢力如何大搞“障眼法”,對事情的討論必須回歸和聚焦其本質,也就是高市言論對日本未來走向、對中日關係、對東亞和平穩定的深刻衝擊和現實威脅。那些試圖在“措辭”上做文章的聲音,是在刻意模糊根本性的問題:誰是挑釁者?誰是受害者?高市早苗的言論是“因”,中方的反應是“果”,中日此輪爭端是否繼續升級,歸根結底取決於日方是否立即糾正、收回惡劣言論。國際社會對此不僅決不能失焦,還應該共同敦促日方為緩和事態拿出正確舉措。對挑釁者一味縱容和綏靖,結局必然是助長其更囂張的挑釁,將中日關係和地區局勢推向更危險的深淵。 

 

日本一些勢力口口聲聲所稱的“存亡危機事態”,與日本軍國主義當年發動對外侵略戰爭的藉口何等相似。只是時過境遷,如今的日本要故技重施,不僅中國人民不會答應,在地區也絕不會得到支持。真正應該“以中日關係大局為重”的,是日本國內一些激進勢力。奉勸他們立即糾正錯誤言行,如果一味在臺海問題上“玩火”,其結局必將是悲劇性的,屆時東京將承擔全部責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