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舉行的主題為“推進中國汽車産業現代化”的高層論壇上,科學技術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相裏斌與會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科技和産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十年。我國通過對新能源汽車進行前瞻性規劃和戰略性佈局,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産業的蓬勃發展,産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001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下,科技部啟動實施了國家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經歷了20餘年的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突破了一系列的關鍵核心技術,由原來提出的“十城千輛”的目標已經發展到2022年的688.7萬輛的銷量,形成了領跑全球的競爭態勢,成功走出了一條圍繞創新鏈、佈局産業鏈的發展道路。
當前,全球汽車産業逐步進入以電動化、智慧化、低碳化為特徵的新階段,呈現出一系列新形勢和新變化。
第一,新能源汽車科技研發的組織化程度越來越高。
全球主要汽車強國舉全國、全行業之力,競相佈局下一代汽車電動化技術,大力推動智慧化、網聯化技術攻關和應用示範。我們注意到日本和韓國均將發展全固態電池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豐田、本田等企業將全固態電池研發列為企業發展的戰略重點,紛紛提出面向近中期的商業化應用時間表。而新能源汽車智慧化發展中處於基礎核心地位的作業系統領域,大眾、博世也都成立了相應的軟體公司,全力推動智慧作業系統的攻關。特斯拉更是在作業系統和智慧化方面走在前列。
第二,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跨界融合持續加速。
多學科融合創新成為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的重要範式,汽車産業的産業鏈非常長,覆蓋面很廣、帶動性很強,可以作為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和先進製造等領域前沿高技術的重要集成應用載體。新能源汽車與能源網、交通網、物聯網等協同創新,為汽車與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融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科技部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中央賦予新組建科技部的職能和定位,加快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高水準科技創新,助力産業品質發展。
要加強頂層設計和前瞻規劃部署。面向2035年深入研判汽車産業轉型升級方向,系統謀劃新能源智慧網聯汽車科技創新的總體戰略佈局,謀劃開放、合作、自主突破與産業化應用協同的推進路徑,把技術創新突破與市場規模效應有機結合起來,力爭將我們國家的發展先機持續保持下去。
積極推動跨部門、跨行業、多主體協同創新。科技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積極謀劃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的重大政策、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促進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積體電路、新型顯示、智慧製造、氫能、儲能與智慧電網、第三代半導體、智慧交通等技術的融合創新,形成全國一盤棋,為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提供強大合力。同時要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國家技術創新等創新平臺的建設,引導國內整車企業與零部件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等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協同攻關,提升全産業鏈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強能力,持續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投入,加大對全固態電池、新型電子電氣架構等重大科技前沿的支持力度,加強作業系統、基礎工具鏈等底層核心技術的攻關,從源頭解決産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同時打造新能源汽車領域高水準創新人才培養激勵,注重培養使用戰略領軍人才,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擔重任。
相裏斌最後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科技部將瞄準新能源汽車發展中的硬骨頭,進一步發揮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新型舉國體製作用,凝聚全社會優勢力量開展攻關,解決行業共性基礎問題,為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提供創新引擎,引入科技動能。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文:楊曉紅 圖: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