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生態城打造“海綿城市”範本
2017-07-21 11:21:38  |  來源:天津日報  |  編輯:尹紅燕

  每逢雨季到來,一些區域時常出現“看海”的場景,嚴重影響市民出行。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中新天津生態城自2016年4月獲批天津市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以來,結合海綿城市建設,借鑒新加坡水資源利用的先進經驗,確定了“規劃引領,生態優先,過程式控制制,側重實施,多元投資”的低影響開發和雨水利用原則,維持或恢復城市的“海綿”功能,下大雨時吸水、蓄水,防止內澇;天氣晴朗或乾旱時又能把吸進去的水“吐”出來加以利用。據中新生態城介紹,截至目前,生態城海綿城市試點片區22.8平方公里啟動49個項目,其中9個項目已完工;在建項目20個、在設計項目20個;已完成投資8.5億元,佔總投資的21%。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發揮建築、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

  確定海綿城市建設思路

  早在2008年,生態城就將低影響開發和雨水利用的理念納入到指標體系和總體規劃中,通過指標和規劃對海綿城市建設起到引領作用。為了量化描述生態城市的建設目標,生態城制定了全國第一套生態城市指標體系,提出22項控制性指標和4項引導性指標。其中,非傳統水資源利用率大於50%、區內地表水環境品質達Ⅳ類水質、自然濕地凈損失為零、綠色建築100%等4項指標,都對海綿城市建設提出了要求。

  根據總體規劃和指標體系,生態城制定了水系規劃、綠地系統規劃、雨水專項規劃、道路交通規劃等專項規劃、《中新天津生態城綠色建築設計標準》等一系列專項規劃及技術標準,讓區域存在的涉水問題都有規劃目標。在上述專項規劃及技術標準的指導下,生態城編制了《天津生態城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確定海綿城市建設思路,重點加強雨水資源利用和雨水凈化,並根據各匯水分區實際情況,分別制定建設目標和措施,將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分解至各地塊。目前,專項規劃深化已經通過專家評審,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管理的依據投入使用。

  項目建設多途徑實施

  在海綿城市建設方面,生態城主要通過三條途徑實施。

  首先是對城市原有生態系統的保護,最大限度地保護原有的河流、湖泊、濕地等水生態敏感區,留有足夠涵養水源、應對較大強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濕地,維持城市開發前的自然水文特徵。比如生態城總體規劃將薊運河、薊運河故道、靜湖三個水系的濱水濕地完全予以保留,作為城市禁建區。

  其次是生態恢復和修復,對傳統粗放式城市建設模式下已經受到破壞的水體和其他自然環境,運用生態手段恢復和修復,並維持一定比例的生態空間。比如治理營城污水庫形成靜湖,該湖既是城市景觀湖,也可用於汛期排澇和調蓄。

  再次是低影響開發,這是指在城市開發建設中採用源頭削減、中途轉輸、末端調蓄等多種手段,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技術,實現城市良性水文循環,提高對徑流雨水的滲透、調蓄、凈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維持或恢復城市的“海綿”功能。

  提升“海綿體”規模品質

  按照規劃要求,生態城建立了海綿城市項目庫,並制定項目實施計劃,推動海綿城市項目建設。據介紹,生態城聘請了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對海綿城市建設項目進行技術審查,確保海綿城市建設達標;同時組織相關專家、技術團隊重點對生態城海綿城市項目進行研究,制定適宜本地的技術方案,對此打造29#學校、第一社區公園和甘露溪等多個樣板項目,確定方案的可行性,探索生態城海綿城市建設技術路徑。

  目前,樣板項目已基本完工,並總結出一系列適宜生態城規劃方法、技術措施。下一步,生態城將在已建成項目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其餘海綿城市試點項目,提升“海綿體”的規模和品質,將生態城打造成“海綿城市”建設示範樣本。(記者 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