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張家口崇禮 一座河北小城的冰雪奇緣
2017-07-31 09:44:33  |  來源:人民網  |  編輯:李玥

張家口崇禮 一座河北小城的冰雪奇緣

雪中的張家口市崇禮區景象。陳曉東攝(資料照片)

張家口崇禮 一座河北小城的冰雪奇緣

  在北京冬奧會成功申辦近兩年之際,由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河北省體育局、張家口市崇禮區政府主辦的2017科技冬奧論壇暨體育科技産品展示會7月28日在崇禮召開,旨在為科技冬奧提供智力支撐。與會人士就科技冬奧進行了介紹和討論。圖為參觀者在展示會上體驗産品。新華社發

 

  時值盛夏正午,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氣溫只有20攝氏度。這個地處內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過渡地帶的小城,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不用下車,也能感覺到整座城對冬奧火熱的激情——此季無雪,路上仍挂滿與冰雪有關的標語,城中遍是雪具店。

  自從2年前的2015年7月31日,張家口攜手北京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之後,崇禮的冰雪奇緣便進入了全新的境地。然而,實現夢想的過程,需要的是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張家口人的不懈奮鬥。

  如何“精彩、非凡、卓越”

  對張家口市和崇禮區而言,眼前的任務極為繁重。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指示是,要著眼于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

  “要提高標準,一般的標準不行,必須是顛覆式的改變。”張家口市委常委、崇禮區委書記王彪感慨。在崇禮區的規劃中,設計了“六個方面的脫胎換骨”,涵蓋了基礎設施、産業發展、城鄉面貌、生態環境、社會事業和全民素質。而這些,也正呼應了習近平“努力交出冬奧會籌辦和本地發展兩份優異答卷”的要求。

  籌備冬奧之不易,體現在方方面面。距離冬奧會雖説還有5年,但此地每年9月底便下雪,雪期持續至來年4月,算下來施工時間極為有限。按規劃,2019年全部場館要建設完,只剩15個月可動工。

  不容猶疑,去年當地用8個月時間完成了奧運核心區6.26萬畝土地的徵收工作,今年便迎來了基礎設施開工年。趁著沒有天寒地凍,一切都在快馬加鞭,7月已開工項目14個,8月要開工的項目有10個,9-10月要開工的項目有9個。

  場地雖大,比場地更大的是環境。申奧成功,崇禮的生態紅利有目共睹,但達到奧運標準尚需砥礪奮進。

  在這個季節來到雲頂滑雪場,一路綠樹挺拔、綠草茵茵,植被覆蓋率明顯高於許多地方。但對高標準的冬奧會來説,這還不夠,崇禮的目標是,到2022年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67%,賽事核心區森林覆蓋率超過80%。

  此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河北省委書記趙克志坦言,張家口種樹難。在這大片的山區裏,陽面山坡多、水分少、板塊重,當地流傳一句話,“三年不見樹,五年不見人”。但趙克志明確提出,包括今年在內的3年,這裡要造林700萬畝。

  在崇禮區委宣傳部長劉永剛的記憶裏,參加工作20多年來,種樹一直是張家口“最重要的事情”。“什麼都能耽誤,就是綠化不能耽誤,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誰也不能當歷史罪人。”

  全民健康與全面小康

  在崇禮視察時,習近平強調,之所以要辦一屆綠色、節約、廉潔的冬奧會,其重要意義在於,全民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

  借由冬奧會希望實現的全民健康目標,則是習近平在2015年會見國際奧協主席、亞奧理事會主席艾哈邁德親王時強調的,北京舉辦冬奧會將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這個目標打動了很多有投票權的國際奧會委員。

  國際奧會對全民參與也極為重視。

  在崇禮城中心的冰雪博物館旁邊,是可容納數千人的廣場,歐式美食街、酒吧街、酒店鱗次櫛比。這個距冬奧會賽場十幾公里的地方,將成為2022年冬奧會頒獎臺所在地。之所以選擇在市區頒獎,起因正是國際奧會提出的,希望當地人民能夠參與其中。

  更大的紅利則在於,當地就此實現的發展跨越。

  在冬奧會張家口賽區臨時展館,習近平年初看過的沙盤上,規劃有一條延崇高速直達雪場,一條高鐵直達此地,這些願景在2019年就將成為現實。過去欠發達的張家口市,可以借此機會補齊公共服務水準不高的短板、生態環境脆弱的短板、人才匱乏的短板以及抓住機遇主動融入和服務北京。

  當地農民也在借機轉型。雪場附近幾個村的人,多年來以種圓白菜為生。過去,冰雹一打,地裏的圓白菜甚至面臨絕收的風險。如今,滑雪産業逐漸成熟,崇禮從年輕人到老年人,都在這個産業中逐漸尋找著自身的新定位。雪具店、雪場甚至路邊洋氣的咖啡館,一問,都是當地人在運營。

  崇禮就是崇禮

  過去,崇禮窮且偏,守著大好雪山,沒人想到這兒可以跟現代滑雪挂上鉤。

  一切從20年前起步。1996年,中國第一家民營滑雪場“塞北滑雪場”,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建成;2003年,北京好利來公司前來投資了現代化的“萬龍滑雪場”;2005年,“長城嶺滑雪場”投入運營;2006年,國內第一家外商投資滑雪場“多樂美地滑雪場”正式開業;2012年,冬奧規劃賽場之一的“雲頂滑雪場”開門迎客。

  與之相隨的是,從每年幾千人的滑雪規模,到2003年後突破每年4萬人,到2009年後每年超過20萬人,到如今每個滑雪場的滑雪人數都在劇增,有的甚至連年翻番。

  過去幾年間,崇禮開始承辦各類國內國際賽事。僅2016-2017年雪季,就承辦了國際雪聯高山滑雪積分賽、國際雪聯遠東杯賽等60多項賽事,而在冬奧會之前,崇禮還將承辦2021年自由式滑雪及單板滑雪世界錦標賽等重要比賽。

  崇禮當然有自己的優勢。這裡是理想的天然滑雪場,雪量大、雪期長、雪質優,山地條件優越,溫度風速適宜,滑雪期更是長達150多天。每年雪季來臨,崇禮都是全亞洲開放最早的雪場,過去幾年間日本、韓國等國的專業隊伍開始慕名前來,將這裡作為訓練基地。

  但崇禮也有其所不能為。習近平在崇禮考察時明確指出,崇禮就是崇禮。崇禮的定位要搞清楚,就是不要又搞成一個大而全、無所不包的大都會。

  就此,如何理解崇禮的未來?

  當地給出的理解是,崇禮最大的優勢是適合發展滑雪運動,最大的價值在於生態和環境,而其靈魂在於文化,必須突出中國元素、當地特色,決不能貪大求洋。

  小城的大奇跡

  崇禮與滑雪的緣分,可上溯千年。《遼史》載,1037年,遼興宗率群臣,“夏四月,獵野狐嶺。閏月,獵龍門縣西山(今崇禮野雞山、老虎溝一帶)。”史載,遼興宗狩獵之時,山陡雪深,馬不堪用,乘“雪橇”逐走獸。

  老虎溝附近的太子城村發掘出來的歷史文物,成為這段歷史的見證。

  如今這歷史回蕩的地方,正迎來世界各地的滑雪愛好者。

  光有歷史還不夠,千年的冰雪産業要對接國際標準,當地非蛻變不可。

  張家口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莉對這一點感觸尤深。2011年起先後任崇禮縣代縣長、縣長、縣委書記的她,完整經歷了申奧的全過程。她還記得,國際奧會給出的申辦答卷,上來就給了大家一個下馬威。“10個方面101道題,看完我就明白冬奧會為什麼偉大了。”

  於是,申辦團隊集體在酒店裏“閉關”,每天早7時到夜裏1時,在專家幫助下逐個回答問題。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現,按國際慣例,人家要的不是大道理,而是講故事。經此一役,這些土生土長的幹部思維方式都變了。

  當地人也開始從田間走上滑雪場。

  “不能一聽來滑雪的都是説普通話的,沒有説當地方言的。”“外界來參觀的時候,總問我們會不會滑雪,我們也覺得很尷尬。”崇禮區旅遊局副局長于進河提供了一個別致的視角,他告訴記者,從2015年開始,當地便開始在中小學生和幹部隊伍中普及滑雪,2016年培訓了3000人,今年則計劃培訓7000人。

  不僅如此,這些“説當地方言的”人,也在磨練著與世界溝通的語言技能。這裡已經與北京新東方展開闔作,計劃用3年時間為張家口培訓外語人才3萬人。

  雲頂酒店服務員小鄭,此前一直在當地酒店工作,從小也沒接觸過滑雪。在通往雲頂滑雪場的索道上,她漫不經心地指著中、高級賽道説,“我現在滑的都是這些難度級別的。”

  用語言,用行動,用雪場上飛馳的身影,用山巒上覆蓋的綠樹,用世界最頂級的賽道,用地球人都懂的友善,這個河北小城正在籌備的,可能是建城以來影響最大的一件事。

  但崇禮是有底氣的,就連它的名字都來自儒家思想中的“崇尚禮義”。如今,世界給了它一個前所未有的展示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