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高校展區現場(11月7日攝)。
11月7日,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上海正式對公眾開放,本屆博覽會設有高校展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68所高校帶來在材料、能源、醫療、交通、機器人等多個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尋求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機會。
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這是復旦大學展出的應用於“光控微流體技術”的“微管執行器”(11月7日攝)。
11月7日,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上海正式對公眾開放,本屆博覽會設有高校展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68所高校帶來在材料、能源、醫療、交通、機器人等多個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尋求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機會。
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11月7日,上海理工大學的參展人員在展示講解“河道底泥資源化及原位生態修復系統”。
當日,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上海正式對公眾開放,本屆博覽會設有高校展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68所高校帶來在材料、能源、醫療、交通、機器人等多個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尋求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機會。
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11月7日,同濟大學的參展人員在展示一款可實現拆解重構、變四座車為兩座車的汽車模型。
當日,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上海正式對公眾開放,本屆博覽會設有高校展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68所高校帶來在材料、能源、醫療、交通、機器人等多個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尋求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機會。
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