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依山而建、綠水青山的然央村(5月2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
然央村位於四川省稻城縣東南部,距縣城約50公里,是一個典型的傳統藏族村落,有33戶、186人。
2016年9月,四川省瀘州市第四批援助稻城工作組選定然央村開展對口扶貧幫扶,多方籌措資金300多萬,因地制宜規劃確立以旅遊扶貧建設新村,鋪設入戶道路、改善村民居住環境、建設旅遊設施和風貌打造、推廣蔬菜大棚和家畜圈養等。經過一年多的建設,然央村舊貌換新顏。
11月7日,然央村的一戶藏族群眾在原房基礎上加蓋房屋。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
然央村位於四川省稻城縣東南部,距縣城約50公里,是一個典型的傳統藏族村落,有33戶、186人。
2016年9月,四川省瀘州市第四批援助稻城工作組選定然央村開展對口扶貧幫扶,多方籌措資金300多萬,因地制宜規劃確立以旅遊扶貧建設新村,鋪設入戶道路、改善村民居住環境、建設旅遊設施和風貌打造、推廣蔬菜大棚和家畜圈養等。經過一年多的建設,然央村舊貌換新顏。
俯瞰初冬時節的然央村(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
然央村位於四川省稻城縣東南部,距縣城約50公里,是一個典型的傳統藏族村落,有33戶、186人。
2016年9月,四川省瀘州市第四批援助稻城工作組選定然央村開展對口扶貧幫扶,多方籌措資金300多萬,因地制宜規劃確立以旅遊扶貧建設新村,鋪設入戶道路、改善村民居住環境、建設旅遊設施和風貌打造、推廣蔬菜大棚和家畜圈養等。經過一年多的建設,然央村舊貌換新顏。
11月7日,工人在然央村鋪設遊客步行棧道。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
然央村位於四川省稻城縣東南部,距縣城約50公里,是一個典型的傳統藏族村落,有33戶、186人。
2016年9月,四川省瀘州市第四批援助稻城工作組選定然央村開展對口扶貧幫扶,多方籌措資金300多萬,因地制宜規劃確立以旅遊扶貧建設新村,鋪設入戶道路、改善村民居住環境、建設旅遊設施和風貌打造、推廣蔬菜大棚和家畜圈養等。經過一年多的建設,然央村舊貌換新顏。
11月7日,工人在然央村鋪設入戶石板道路。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
然央村位於四川省稻城縣東南部,距縣城約50公里,是一個典型的傳統藏族村落,有33戶、186人。
2016年9月,四川省瀘州市第四批援助稻城工作組選定然央村開展對口扶貧幫扶,多方籌措資金300多萬,因地制宜規劃確立以旅遊扶貧建設新村,鋪設入戶道路、改善村民居住環境、建設旅遊設施和風貌打造、推廣蔬菜大棚和家畜圈養等。經過一年多的建設,然央村舊貌換新顏。
11月7日,然央村74歲的老人四郎澤仁在房前澆花。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
然央村位於四川省稻城縣東南部,距縣城約50公里,是一個典型的傳統藏族村落,有33戶、186人。
2016年9月,四川省瀘州市第四批援助稻城工作組選定然央村開展對口扶貧幫扶,多方籌措資金300多萬,因地制宜規劃確立以旅遊扶貧建設新村,鋪設入戶道路、改善村民居住環境、建設旅遊設施和風貌打造、推廣蔬菜大棚和家畜圈養等。經過一年多的建設,然央村舊貌換新顏。
哈多拉溝溪水流經然央村,匯入巨龍河(11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
然央村位於四川省稻城縣東南部,距縣城約50公里,是一個典型的傳統藏族村落,有33戶、186人。
2016年9月,四川省瀘州市第四批援助稻城工作組選定然央村開展對口扶貧幫扶,多方籌措資金300多萬,因地制宜規劃確立以旅遊扶貧建設新村,鋪設入戶道路、改善村民居住環境、建設旅遊設施和風貌打造、推廣蔬菜大棚和家畜圈養等。經過一年多的建設,然央村舊貌換新顏。
11月7日,然央村村民卓依瑪(左一)和丈夫瓦西(中)在自家的蔬菜大棚裏勞動。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
然央村位於四川省稻城縣東南部,距縣城約50公里,是一個典型的傳統藏族村落,有33戶、186人。
2016年9月,四川省瀘州市第四批援助稻城工作組選定然央村開展對口扶貧幫扶,多方籌措資金300多萬,因地制宜規劃確立以旅遊扶貧建設新村,鋪設入戶道路、改善村民居住環境、建設旅遊設施和風貌打造、推廣蔬菜大棚和家畜圈養等。經過一年多的建設,然央村舊貌換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