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強,藝術興——從上海國際藝術節“扶青計劃”看文藝原創力
2017-11-10 09:24:14  |  來源:新華社  |  編輯:李勝蘭

  新華社上海11月9日電題:青年強,藝術興——從上海國際藝術節“扶青計劃”看文藝原創力

  新華社記者吳霞、郭敬丹

  近幾年的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人們越來越多聽到“委約”這個詞。

  所謂“委約創作”,就是要求青年藝術家提供自己的原創作品,上海國際藝術節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提供資金和平臺,扶植有潛力的藝術家進行創作,為他們提供創作基礎和藝術家的指導。

  正在進行的第19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扶青計劃”下的“委約作品”實現了“井噴”:用傳統民樂刻畫古典英雄人物內心的音樂劇場《霸王》,將中國笛與弦樂聲部交疊的跨媒介音樂會《無名之鏡》,小劇場實驗越劇《再生·緣》,用超現實藝術手法創作的崑曲《長安雪》,“青春版”川劇《聶小倩與寧採臣》……這些令人難忘的演出,都來自青年藝術家的原創。

  時間回到6年前,來自北京、上海、廣州的9位青年藝術家受藝術節“委約”,以“上海·夢”為主題,用藝術作品表現新銳活力、詮釋美麗中國,為觀眾帶來極具新鮮感的先鋒藝術。自此,藝術節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應運而生,揚帆起航。

  “扶青計劃”誕生的第二年,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與上海戲劇學院聯手打造“青年藝術創想周”活動,並面向全球華人展開招募。截至今年,“青年藝術創想周”活動共推出500多場演出。

  2015年,“扶青計劃”“委約作品”、音樂電影《斬·斷》在藝術節交易會期間首演,獲得海外買家青睞。2016年1月,《斬·斷》赴美國紐約亞洲協會、國際演藝協會年會進行推介演出;同年,《斬·斷》相繼赴匈牙利布達佩斯之秋藝術節、香港新視野藝術節、印度新德里藝術節、英國南岸藝術中心演出。今年10月,《斬·斷》赴澳大利亞澳亞藝術節演出……《斬·斷》只是“扶青計劃”碩果纍纍的一個小小縮影。“這樣的碩果還有許多,培育碩果的工程還在繼續。”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副總裁李明説。

  立足傳統藝術進行傳承創新,一直是“扶青計劃”的亮點。聚光燈亮起,西楚霸王項羽身著紅袍、懷抱琵琶,坐在舞臺右側的一張老式方椅中;左側的角落裏是站在大鼓旁的劉邦,一襲黑衣,形成鮮明的對抗。青年琵琶演奏家俞冰的全新作品音樂劇場《霸王》以一曲琵琶和大鼓交融演奏的《初鞘》開場,首次用音樂詮釋了項羽的浮沉人生。“我用琵琶觸碰歷史,體察自然,抒發情感,感懷世界。而在藝術節‘扶青計劃’的平臺上,可以讓我們遇見未來。”俞冰説。

  6年來,上海國際藝術節共“委約”59位青年藝術家,創作50部委約作品,“扶青計劃”已成為藝術節充滿青春活力的靚麗品牌。

  “‘扶青計劃’為年輕人提供了包容的環境,吸引年輕人勇敢來試、勇敢來闖,展示青春智慧。”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組委會執行副秘書長、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總裁王雋説。

  “雖然有些作品還需要修改完善,但這些作品都是傳統戲曲現代化的有益嘗試,尤其都是年輕人在做,吸引年輕人來看。創新不斷、驚喜不斷!”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