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蘇鹽城:“飛地”謀變 滬鹽合作邁向新時代
2017-11-21 11:03:48  |  來源:新華網  |  編輯:李勝蘭

  江蘇鹽城:“飛地”謀變 滬鹽合作邁向新時代

  11月18日,位於鹽城市大豐區的上海紡織(集團)大豐紡織有限公司內,工人正在國內外領先的EJM78JL型集體落紗細沙機前操作。該企業擁有龍頭牌紗、線、布,荷葉牌紗、線等著名品牌,每年紡紗量達12000噸,今年預計營業額3.5億元。此前的11月3日,鹽城•射陽(上海)新能源産業合作説明會在全球知名跨國公司遠景能源有限公司上海總部會議室成功舉行;10月23日,按時速350公里標準設計的鹽城至南通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正式獲國家發改委批復……

  如同大豐紡織有限公司內高速運轉的梭機,與上海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的江蘇鹽城,正以嶄新的風貌,得力的舉措,快速開啟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的戰略佈局。

  “飛地經濟”引領滬鹽合作“新模式”

  滬鹽兩地的交流合作由來已久,鹽城被稱為“北上海”。

  60多年來,“北上海”源源不斷地向上海輸送著優質安全的農副産品。大豐境內上海市屬農場轄區面積307平方公里,成為上海域外最大一塊飛地。鹽城市許多農産品生産基地也將直供上海市場作為首選之一,經過多年打拼已成為上海一些大市場、大超市長期合作的産品供應基地。據初步統計,設在上海的鹽城農産品直銷門店達800多家,包括上海在鹽城的3個農場在內,鹽城每年銷往上海的農副産品超過500億元。鹽城市超過20%的農副産品直供上海市場,每年供滬糧食約100萬噸、蔬菜380萬噸、禽蛋35萬噸、水産品15萬噸。阜寧黑豬肉、射陽大米、東台西瓜、大縱湖大閘蟹、鹽城草雞蛋、大豐海産品等一大批農産品,以其優質和特色深受上海採購商和廣大市民的喜愛。

  鹽城不僅是上海名副其實的“米袋子”“菜籃子”“肉盤子”,還是上海市民休閒旅遊的熱門“花園子”。今年國慶期間,在叫響全國的鹽城大豐“荷蘭花海”景區,連片的百合花像鬱金香一樣令人驚艷,180多個品種,300萬株百合競相綻放,如織的遊客中不時傳來“阿拉”“儂”之聲。大豐區新豐鎮鎮長、景區管委會主任仇飛介紹,“荷蘭花海”景區最高日接待遊客達20萬人次,四成左右是上海遊客。

  江蘇鹽城:“飛地”謀變 滬鹽合作邁向新時代

  今年3月份,大豐在上海舉行“2017中國•大豐麋鹿生態旅遊季暨第二屆荷蘭花海鬱金香音樂節新聞發佈會”,上海市民興起“去大豐看麋鹿、逛花海”熱潮。4月份,僅中華麋鹿園就迎來至少10萬名上海遊客。

  目前,近5萬上海市民常年在鹽城工作生活。今年春節長假,手機號碼登記註冊為上海的用戶來鹽城探親、旅遊人員峰值達到41萬。全市2016年接待上海遊客量約762萬,今年上半年接待上海遊客量約317萬。

  産業聯動開拓合作“新領域”

  進入21世紀以來,鹽城市搶抓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和江蘇沿海發展兩大國家戰略疊加的機遇,以“飛地經濟”為突破口,不斷加強與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地區在經濟、社會等各方面合作,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的步伐逐步加快。上海臨港、上海光明、上海紡控、上海建材、上海建工、上海電氣等一批大型企業投資項目相繼落戶鹽城大豐,滬豐之間實現了醫保、交通“一卡通”,一類口岸大豐港成為上海港的喂給港,大豐連續五年應邀參加上海國際旅遊節花車巡遊……

  為進一步深化滬蘇合作,用好上海的這塊飛地,2015年11月17日,滬蘇大豐産業聯動集聚區正式揭牌。集聚區位於上海駐大豐的上海農場區域內,以原大豐上海光明工業區為基礎,規劃面積33平方公里。集聚區成為當時上海市唯一市級層面與外地合作共建的開發區,並引入臨港産業區開發建設龍頭——上海臨港集團作為戰略投資方,滬豐兩地之間再一次升級為“省級戰略”。

  兩年過去,園區建設如火如荼,但卻並沒有出現一般産業園區廠房林立的景象。談及原因,滬蘇大豐産業聯動集聚區經濟發展局局長楊一峰説,自然稟賦是滬蘇大豐産業聯動集聚區有別於其他工業園區的鮮明特色,我們希望“既保持綠水青山,又打造高端産業”,此外,兩地“聯誼”不可簡單地“拉郎配”,必須找到符合國家産業政策、産業關聯度高的項目,這樣“飛地經濟”才會更有生命力。

  集聚區堅持“科學規劃引導、基礎設施先行、招引重大項目,全力打造北上海臨港生態智造城”的思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楊一峰介紹,“在原有2平方公里啟動區基本成型的基礎上,今年我們又實施了東拓工程,目前,110千伏揚帆輸變電工程已開工建設,污水處理廠正在辦理土地手續,2條道路將於年內開工建設。”

  在聚力招商引資、提高項目落戶率等方面,集聚區動作頻頻。據統計,今年以來,該集聚區共邀請客商33批185人次前來考察,在手跟蹤有價值項目信息12條,正式簽約了宗頤鎂合金輪轂、奧為智慧門窗兩個10億元以上項目。今年9月,這兩個項目加上智造産業園、管理服務中心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集中開工,為打造北上海臨港生態智造城奠定堅實基礎。

  江蘇鹽城:“飛地”謀變 滬鹽合作邁向新時代

  近日,集聚區第二次領導小組聯席會議將在上海舉行,瞄準安全食品産業、高端裝備製造業、新能源等,滬蘇雙方將進一步聚集要素、聚集政策、聚合力量,將集聚區建設城長三角區域産業合作示範區、上海先進製造業域外産能基地、新興産業創新成果産業化生産基地。

  昔日的偏遠“飛地”,正借力與上海的深度合作謀求華麗轉身。

  謀篇“大上海”打造産業佈局“新高地”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為此,鹽城市把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作為開創沿海發展新優勢的戰略舉措,確立“産業強市、生態立市、富民興市”發展戰略,全力做好“大交通”“大生態”“大海洋”“大上海”“大開放”五篇大文章。

  鹽城市委書記王榮平説:“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鹽城與上海有著緊密的歷史淵源和現實聯繫,上海在鹽城有307平方公里的飛地。隨著鹽城被納入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規劃和鹽滬高鐵的開工建設,為我們對接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集聚更多創新資源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絕不做産業梯度轉移跟隨者,而是要做創新接力的探路者,搶抓國家支持飛地經濟發展政策機遇,依託滬蘇共建的大豐産業集聚區,全面推進城市功能互補、産業協同配套、文化相通融合,積極融入上海産業鏈、創新鏈、要素鏈,幫助疏解上海産業功能,打造北上海臨港生態智造城。”

  11月3日,在鹽城•射陽(上海)新能源産業合作説明會上,鹽城市的資源優勢吸引了眾多新能源企業的“追捧”,現場簽約能源物聯網、新能源裝備等7個項目,計劃總投資123億元。遠景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我們將與鹽城攜手建設全國乃至世界智慧能源城市樣板、能源物聯網創新孵化基地,打造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公司,實現互利共贏發展。”

  鹽城新能源産業再次“風光”大上海,只是鹽城市高新技術企業接軌上海工作的一個縮影。

  江蘇鹽城:“飛地”謀變 滬鹽合作邁向新時代

  11月10日上午,位於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鹽城工業園的佛吉亞(鹽城)汽車部件系統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滑軌組裝、衝壓生産等各條生産線正在滿負荷運轉。“從2011年建廠、2012年12月份實現量産到現在,我們公司的發展勢頭非常好。僅今年1至10月份就實現開票銷售13億元,同比增長8%。”佛吉亞(鹽城)公司總經理莊穎康介紹,目前,企業增産擴能工程正在加緊推進,待明年竣工投産後,年銷售額將達到18億元,到2020年有望突破20億元。

  佛吉亞(鹽城)公司的快速發展與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鹽城工業園的服務與推動分不開。2009年3月,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合作共建漕河涇園區,充分利用上海的區域優勢並借鑒上海漕河涇開發區的先進管理經驗,在産業上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新光源和新能源裝備製造、光電光伏及生産性服務業。截至目前,該園區已入駐佛吉亞(鹽城)公司、鹽城天合國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鹽城東國汽車配件有限公司、亞曼捻線(鹽城)有限公司、江蘇鴻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鹽城碩禾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等規模以上重點企業32家,共實現開票銷售342.3億元,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5.98億元,完成固定資産投資87.35億元。

  高鐵時代 拓展合作“新空間”

  11月6日,是鹽城城市發展中的關鍵一天,也是鹽城全力推進通往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西安、青島方向“5+1”高速鐵路網建設取得新進展的標誌性節點。當天,蘇北鐵路有限公司正式對鹽通高鐵項目的工程總承包、全部工程監理進行公開招標,根據招標文件,工程擬於年內開工。

  隨著“5+1”高速鐵路網的加快建設,鹽城即將邁入高鐵時代,到杭州、蘇州、無錫等長三角主要城市時間縮短2/3以上,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重塑鹽城經濟地理版圖,未來鹽城將從交通“末梢”變為交通“樞紐”,沿海“洼地”躍升為發展“高地”。

  據悉,時速350公里的鹽滬高鐵建成通車後,鹽城到上海僅需1小時。加盟上海“1小時城市圈”,為滬鹽兩地的合作發展提供了無窮的想像空間,鹽城市鐵路辦負責人説,鹽通鐵路建成後,將大大縮短鹽城與上海、浙江的時空距離。今後,鹽城通往上海最快捷的通道將是經由鹽通鐵路、通蘇嘉鐵路至張家港後直接連上南沿江鐵路到達上海。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實現從“偏居一隅”到“交通樞紐”的歷史巨變,鹽城不僅將重新刷新現有經濟版圖,更將緊密地成為上海一翼,成為名副其實的“北上海”。(張志剛 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