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婺源古老民居煥發新生
2017-11-27 08:34:53  |  來源:新華網  |  編輯:李玥

婺源古老民居煥發新生

  這是婺源厚塘山莊清淡的古建築,在冷色調的山水中仿佛一幅中國水墨畫(11月24日攝)。

  連片的徽派老宅是“中國最美鄉村”婺源給遊客的鄉愁印象。近年來,通過捐資認養、産權置換等模式,江西婺源縣大量古老民居生命得到延續。在婺源認養老宅、重歸慢生活正成為都市青年的新嚮往。據統計,婺源現有1949年前建成的建築4000余棟。這些建築和生活在這裡的人,是婺源動人心魄的魂之所在。

  新華社記者 宋振平 攝

婺源古老民居煥發新生

  厚塘莊園謙和堂內景,這裡曾是清代乾隆年間官宅大夫第,如今是莊園住客們的飯堂(11月23日攝)。厚塘莊園裏的每一棟古建築都有來歷,寫成故事被主人貼在了醒目處,供住客們溯源。

  連片的徽派老宅是“中國最美鄉村”婺源給遊客的鄉愁印象。近年來,通過捐資認養、産權置換等模式,江西婺源縣大量古老民居生命得到延續。在婺源認養老宅、重歸慢生活正成為都市青年的新嚮往。據統計,婺源現有1949年前建成的建築4000余棟。這些建築和生活在這裡的人,是婺源動人心魄的魂之所在。

  新華社記者 宋振平 攝

婺源古老民居煥發新生

  這是江西婺源水墨上河文化交流中心內正在修復的古建築(11月24日攝)。

  連片的徽派老宅是“中國最美鄉村”婺源給遊客的鄉愁印象。近年來,通過捐資認養、産權置換等模式,江西婺源縣大量古老民居生命得到延續。在婺源認養老宅、重歸慢生活正成為都市青年的新嚮往。據統計,婺源現有1949年前建成的建築4000余棟。這些建築和生活在這裡的人,是婺源動人心魄的魂之所在。

  新華社記者 宋振平 攝

婺源古老民居煥發新生

  婺源厚塘山莊莊主李見華和妻子——同濟大學畢業的設計師劉芳,從異地搬遷來幾棟明清古建築,將這裡改成了一座精品民宿,復活了400年前古徽州的生活(11月24日攝)。

  連片的徽派老宅是“中國最美鄉村”婺源給遊客的鄉愁印象。近年來,通過捐資認養、産權置換等模式,江西婺源縣大量古老民居生命得到延續。在婺源認養老宅、重歸慢生活正成為都市青年的新嚮往。據統計,婺源現有1949年前建成的建築4000余棟。這些建築和生活在這裡的人,是婺源動人心魄的魂之所在。

  新華社記者 宋振平 攝

婺源古老民居煥發新生

  這是婺源篁嶺連片的徽派老宅(10月26日攝)。

  連片的徽派老宅是“中國最美鄉村”婺源給遊客的鄉愁印象。近年來,通過捐資認養、産權置換等模式,江西婺源縣大量古老民居生命得到延續。在婺源認養老宅、重歸慢生活正成為都市青年的新嚮往。據統計,婺源現有1949年前建成的建築4000余棟。這些建築和生活在這裡的人,是婺源動人心魄的魂之所在。

  新華社記者 宋振平 攝

婺源古老民居煥發新生

  這是厚塘莊園謙和堂外景(11月23日攝)。謙和堂曾是清代乾隆年間官宅大夫第,如今是莊園住客們的飯堂。厚塘莊園裏的每一棟古建築都有來歷,寫成故事被主人貼在了醒目處,供住客們溯源。

  連片的徽派老宅是“中國最美鄉村”婺源給遊客的鄉愁印象。近年來,通過捐資認養、産權置換等模式,江西婺源縣大量古老民居生命得到延續。在婺源認養老宅、重歸慢生活正成為都市青年的新嚮往。據統計,婺源現有1949年前建成的建築4000余棟。這些建築和生活在這裡的人,是婺源動人心魄的魂之所在。

  新華社記者 宋振平 攝

婺源古老民居煥發新生

  馬志剛在介紹被他設計成一米多高的一堵墻,讓人可以直接觸摸到曾經高高在上的磚瓦(11月24日攝)。

  2015年,在上海開設計院的馬志剛通過認養模式租下古建築“觀音閣”,改造成為婺源思溪延村景區內的有名的民宿“花田溪”。馬志剛有一個理念貫穿于設計當中——可觸摸的中國文化。

  連片的徽派老宅是“中國最美鄉村”婺源給遊客的鄉愁印象。近年來,通過捐資認養、産權置換等模式,江西婺源縣大量古老民居生命得到延續。在婺源認養老宅、重歸慢生活正成為都市青年的新嚮往。據統計,婺源現有1949年前建成的建築4000余棟。這些建築和生活在這裡的人,是婺源動人心魄的魂之所在。

  新華社記者 宋振平 攝

婺源古老民居煥發新生

  這是江西婺源水墨上河文化交流中心內正在修復的古建築(11月24日攝)。

  連片的徽派老宅是“中國最美鄉村”婺源給遊客的鄉愁印象。近年來,通過捐資認養、産權置換等模式,江西婺源縣大量古老民居生命得到延續。在婺源認養老宅、重歸慢生活正成為都市青年的新嚮往。據統計,婺源現有1949年前建成的建築4000余棟。這些建築和生活在這裡的人,是婺源動人心魄的魂之所在。

  新華社記者 宋振平 攝

婺源古老民居煥發新生

  這是經婺源三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俞友鴻精心修復的古建築(11月24日攝)。

  正在打造的水墨上河文化交流中心中,有異地搬遷保護的16棟明清古建築,其中不少經過俞友鴻的精心修復。

  連片的徽派老宅是“中國最美鄉村”婺源給遊客的鄉愁印象。近年來,通過捐資認養、産權置換等模式,江西婺源縣大量古老民居生命得到延續。在婺源認養老宅、重歸慢生活正成為都市青年的新嚮往。據統計,婺源現有1949年前建成的建築4000余棟。這些建築和生活在這裡的人,是婺源動人心魄的魂之所在。

  新華社記者 宋振平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