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當全民沉浸在雙11網購狂歡時,一場別具特色的縣長特色産業推介會在全國首屆“雙新雙創”博覽會拉開序幕。
活動現場,十余位縣區政府相關負責人向與會者熱情洋溢地推介自己當地的特色産業、人文、地理等無不讓人交相稱讚,在各個推介的代表中,陜西省紫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田鑫推薦的紫陽富硒茶格外引人關注。
▲紫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田鑫
田鑫在推介時自豪的説道,紫陽富硒茶,中國地理標誌産品,産區位於漢江上游,大巴山北麓,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降雨適中,氣候宜茶。境內産銷茶葉歷史悠久,屬天然富硒區,所産茶葉硒元素含量高,肥嫩、翠綠、耐沖泡,具有特種保健功效。
紫陽是全國唯一用道教名號命名的縣份,因道教南派創始人張伯端(號紫陽真人)在這裡修行而得名。紫陽縣位於陜西省南部,漢江上游,大巴山北麓,是中國兩大富硒區之一,這塊土地上生長的動植物天然含硒。紫陽縣所生産的各種食品不僅天然富硒,而且無公害、無污染。紫陽富硒茶在唐朝曾作為貢茶供宮廷享用。
隨後田鑫又介紹到,紫陽富硒茶在唐朝時就曾作為貢茶供宮廷享用,清代紫陽毛尖茶已成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2001年3月,紫陽縣人民政府向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申報了富硒茶標準化示範區建設項目。2012年4月,紫陽富硒茶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榮登“中國十大富硒品牌”榜首,被譽為21世紀健康佳品和綠色保健飲料。成為全國第4枚同時具有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中國馳名商標的農産品,品牌價值攀升到19.67億元。全縣現有茶園達21萬畝,有303家茶葉企業、133家茶葉合作社,其中省級龍頭企業5家、市級龍頭企業5家、獲SC認證47家,全縣39家規模以上企業中茶葉企業就有15家,佔總數的40%。産品形成了“綠紅白黑”四大類40多個品類,年産茶葉7318噸,綜合收入38.56億元。
本次推介會和“家鄉情 品牌行——縣域特色産業互聯網發展系列活動”由騰計劃全國工作推進領導小組、中國電子商務集成創新産業服務聯盟、中國互聯網協會B2B創新發展工作小組聯合發起,由網庫集團承辦,是在工信部與網庫集團聯合推動的“專精特新——騰計劃·百縣千億工程”基礎上,本著“一網拉一行,一行帶一方”的宗旨,依託網庫集團已有的全國200多個産業互聯網平臺,通過“一縣一業一基金”的産業互聯網服務模式,全面助推縣域品牌與地方經濟生態發展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