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2017-12-06 11:11:12  |  來源:新華網  |  編輯:李勝蘭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遊客在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七星湖景區遊玩(7月11日攝)。 12月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佈,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塞罕壩林場位於中國河北省北部,佔地9.3萬公頃。由於歷史上的過度採伐,土地日漸貧瘠,北方沙漠的風沙可以肆無忌憚地刮入北京。1962年,數百名務林人開始在這一地區種植樹木,經過三代人努力將森林覆蓋率從11.4%提高到80%。目前,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應1.37億立方米的清潔水,同時釋放約54.5萬噸氧氣。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塞罕壩美景(資料照片)。 12月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佈,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塞罕壩林場位於中國河北省北部,佔地9.3萬公頃。由於歷史上的過度採伐,土地日漸貧瘠,北方沙漠的風沙可以肆無忌憚地刮入北京。1962年,數百名務林人開始在這一地區種植樹木,經過三代人努力將森林覆蓋率從11.4%提高到80%。目前,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應1.37億立方米的清潔水,同時釋放約54.5萬噸氧氣。新華社發(辛志友 攝)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工人在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千層板林場內運輸苗木(2013年7月11日攝)。 12月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佈,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塞罕壩林場位於中國河北省北部,佔地9.3萬公頃。由於歷史上的過度採伐,土地日漸貧瘠,北方沙漠的風沙可以肆無忌憚地刮入北京。1962年,數百名務林人開始在這一地區種植樹木,經過三代人努力將森林覆蓋率從11.4%提高到80%。目前,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應1.37億立方米的清潔水,同時釋放約54.5萬噸氧氣。新華社發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塞罕壩美景(資料照片)。 12月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佈,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塞罕壩林場位於中國河北省北部,佔地9.3萬公頃。由於歷史上的過度採伐,土地日漸貧瘠,北方沙漠的風沙可以肆無忌憚地刮入北京。1962年,數百名務林人開始在這一地區種植樹木,經過三代人努力將森林覆蓋率從11.4%提高到80%。目前,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應1.37億立方米的清潔水,同時釋放約54.5萬噸氧氣。新華社發(王龍 攝)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遊客在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七星湖景區遊玩(7月11日攝)。 12月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佈,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塞罕壩林場位於中國河北省北部,佔地9.3萬公頃。由於歷史上的過度採伐,土地日漸貧瘠,北方沙漠的風沙可以肆無忌憚地刮入北京。1962年,數百名務林人開始在這一地區種植樹木,經過三代人努力將森林覆蓋率從11.4%提高到80%。目前,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應1.37億立方米的清潔水,同時釋放約54.5萬噸氧氣。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工作人員在塞罕壩機械林場採集數據(7月12日攝)。 12月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佈,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塞罕壩林場位於中國河北省北部,佔地9.3萬公頃。由於歷史上的過度採伐,土地日漸貧瘠,北方沙漠的風沙可以肆無忌憚地刮入北京。1962年,數百名務林人開始在這一地區種植樹木,經過三代人努力將森林覆蓋率從11.4%提高到80%。目前,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應1.37億立方米的清潔水,同時釋放約54.5萬噸氧氣。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工作人員在塞罕壩機械林場植樹(2014年5月13日攝)。 12月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佈,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塞罕壩林場位於中國河北省北部,佔地9.3萬公頃。由於歷史上的過度採伐,土地日漸貧瘠,北方沙漠的風沙可以肆無忌憚地刮入北京。1962年,數百名務林人開始在這一地區種植樹木,經過三代人努力將森林覆蓋率從11.4%提高到80%。目前,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應1.37億立方米的清潔水,同時釋放約54.5萬噸氧氣。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塞罕壩機械林場(7月11日攝)。 12月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佈,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塞罕壩林場位於中國河北省北部,佔地9.3萬公頃。由於歷史上的過度採伐,土地日漸貧瘠,北方沙漠的風沙可以肆無忌憚地刮入北京。1962年,數百名務林人開始在這一地區種植樹木,經過三代人努力將森林覆蓋率從11.4%提高到80%。目前,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應1.37億立方米的清潔水,同時釋放約54.5萬噸氧氣。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