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7信用北京暨(第三屆)信用中關村高峰論壇”在北京市豐臺科技園華夏幸福創新中心舉行。
來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深圳市的各相關委辦局、各區領導,以及信用、金融服務機構、企業和媒體等近千名代表出席了本屆論壇。
中關村被譽為中國的矽谷,也是中國目前創新創業最活躍的地區,良好的信用環境加速了中關村科技金融創新的步伐。當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機遇。以城市信用建設為支撐,將大力促進和帶動全社會信用建設。
此次大會代表分別來自政、産、學、研四大領域,匯聚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所需各種生産要素,同盾作為産業界代表,一直以來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之路,在此前的探索過程中搭建了良好的理論及物理基礎。
同盾科技創始人、董事長蔣韜作為中關村智庫成員之一,受邀參與了此次大會,全程見證了備受矚目的中關村信用智庫成立儀式。該智庫將探索信用建設對優化北京宜居環境,持續完善中關村創新創業環境所帶來的重要作用,強化信用體系對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所起到的支撐作用。
作為中關村信用智庫聯合發起人之一,同盾將深度參與智庫的建設過程,此舉也是同盾多層次多渠道建設信用體系基礎設施的重要一步,而同盾的做法與時代大背景也是分不開的。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京滬高鐵、南水北調、港珠澳大橋,一項項超級工程支撐著中國的高速發展,如今中國正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場關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超級工程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而決定這項工程成敗的核心因素是,如何能夠更加完備、高效、低成本的取得公共數據、市場性和社會性數據,讓這些數據信息開放,共享和自由流通。
當天下午與會政府領導、專家以及企業界代表圍繞“新時代中關村信用模式的構建”的話題展開了精彩討論。
同盾科技副總裁,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顧威在圓桌論壇中談到:“國家誠信體制建設取得非常好的進展,很多數據已經歸集起來,未來需要更多企業的積極參與。”
作為一家智慧分析科技型公司,同盾在成立的四年多時間內摸索出了一條創新路線,利用大數據結合創新演算法,把很多原來看起來數據價值不是很高的變數進行融合、交叉,産生出來有價值的變數,再對這些變數進行深加工和計算,最後反饋出對個人以及企業的信用評級。
顧威説:“現階段最好由政府牽頭打破數據孤島,推動數據開放和信息共享平臺建設,企業則通過不斷探索最新技術和手段,更好的發揮數據智慧分析、數據價值挖掘在各種場景中的應用,充分發揮人工智能的作用,創造更好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
數據將是信用體系建設的核心戰略資源,只有堅持獨立第三方的定位,各個金融、電商等平臺才會無所顧忌的將數據分享出來,當下信用資産化趨勢正在形成,民眾對信用開始産生敬畏之心。
有了數據信用,企業就能有效保存和打通包括信貸、理財、電商、遊戲、支付等各類線上業務場景的相關數據,在數據被貫通的基礎上,可以建立了一個跨平臺的關係網絡和誠信網絡,以點帶面,往縱深開拓。
同盾是獨立第三方的忠實倡導者和實踐者,也一直站在誠信建設第一線,深知良好的信用環境能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激發民間企業的創新活力。未來同盾將會繼續不遺餘力地堅持誠信網絡的完善,更好契合國家徵信體系的建設,讓金融服務更具人性和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