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酉陽龔灘鎮艾壩村位於烏江阿蓬江交匯處,背靠綿延的鳳凰山麓,以往出行只能走水路,近年來,該村著力補齊村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修建起翻山、越水的高速公路,村民出行更加舒適便捷。新華網發(陳碧生 攝)
村民把艾壩村的這幾座小島稱為“桃花島”,島與島之間有吊橋連接,如今添了一座飛架而過的高速路橋。坐擁青山綠水,村莊變美了,如今,這裡正在努力發展留得住能人、富得了群眾、憶得起鄉愁的富民産業。新華網發(陳碧生 攝)
過去的艾壩村農業機械化、專業化程度較低,再加上缺路缺水,運輸成本高等,更是讓發展舉步維艱。近年來,村子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烤煙産業,同時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因戶施策,村民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勤勞苦幹致富增收。新華網發(陳碧生 攝)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狀”,道路與與自然山水環境融入一體,不僅從面貌上改善了農村環境,還努力實現“百姓富”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讓居民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福利。新華網發(陳碧生 攝)
路修通了,不僅出行方便了,村民們更是感嘆:“我們種的包谷、青蒿、烤煙,還有家裏養的雞、豬等,都可以很方便地運到集市交易了。”圖為一輛小汽車在艾壩村平坦的公路上行駛。新華網發(陳碧生 攝)
依山、傍水,小橋、人家,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起來了,人居環境改善了,區域綜合治理見成效了,才真正讓村民們望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新華網發(陳碧生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