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西旅遊:從“山水之樂”到“文化之樂”
2018-01-03 10:22:45  |  來源:光明日報  |  編輯:李勝蘭

  光明日報記者 周仕興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志雄

  “桂林山水甲天下,廣西處處是桂林”。近年來,廣西在“山水”之外開發起另一種特色資源——文化,奏響了文化與旅遊融合的新華章。

  “廣西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我們要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旗幟,增強文化自信,推動旅遊發展從‘山水’向‘文化’轉型升級,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需求。”廣西壯族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甘霖説。

  歷史畫卷活起來

  “桂林是一本厚厚的書,山水只是她的封面……”2017年10月的一天,在桂林市正陽東巷歷史文化街區,市委書記趙樂秦與遊客面對面,聊起了桂林文化與旅遊。

  “如今的東巷,是桂林城裏最‘鮮活’的歷史畫卷。”旅居桂林的黃女士説。前些年,見證桂林1400年曆史的東西巷,逃不過歲月的侵蝕,毀損嚴重。為此,桂林市投資6億元,對東巷歷史建築和名人故居進行了保護、修繕和改造。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古巷換新顏,獲得市民和遊客廣泛點讚。

  “這是我們見過最美的文廟。”每天晚上的柳江遊船,驚艷遊客們目光的,是那聳立在江岸金碧輝煌的柳州文廟。始建於唐貞觀年間的柳州文廟,曾由柳宗元主持重修,幾經興廢。如今,這一守望柳州歷史文脈的重要地標成為遊客青睞的國家4A級風景區。

  民俗風情動起來

  程陽八寨,被譽為中國最美的村落之一。寨內的風雨橋、吊腳樓、鼓樓,構築了別具一格的民族風情畫卷。

  “我們要深耕侗族文化資源,做好體驗旅遊這篇大文章。”三江侗族自治縣縣長吳樂説。三江以程陽八寨為龍頭,著力打造中國侗族文化深度體驗區,用心打磨中國侗族百家宴、中國侗族大型實景演出《坐妹》、中國侗族多耶節等旅遊品牌。

  “花山岩畫是靜止的,我們要讓它‘動’起來。”寧明縣縣長黃一碧説。記錄壯族先民祭祀、狩獵及生活場景的花山岩畫,堪稱世界岩畫史上的珍品,于2016年7月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寧明縣抓住機遇,推出花山岩畫“棧道遊”以及山歌表演、“簸箕宴”等民俗文化體驗活動,讓遊客全方位感受壯族文化的魅力。

  嶺南文化靚起來

  “嶺南風光”是國家旅遊局向全球推廣的中國十大旅遊品牌之一。廣西深度挖掘嶺南文化,攜手廣東、海南,加強“嶺南風光”的對外推廣。

  2017年,正逢梧州建城2200年,作為嶺南文化發源地之一的梧州,打響了“嶺南風情旅遊文化周”品牌。在文化周上,嶺南非遺絕活表演、茶船古道歷史尋跡等活動閃亮登場,吸引了廣大遊客參與。

  “北流的騎樓,就是靚!”北流市民陳大媽驕傲地説。騎樓是嶺南建築與西方建築的有機結合,為嶺南地區城市商業街一大特色。2017年,北流市對舊街區進行保護和改造,進一步凸顯騎樓風格,打造新的特色街區。每當夜晚降臨,騎樓街區流光溢彩,引得無數遊人駐足拍攝。

  海洋文化熱起來

  在合浦漢文化博物館,見證“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的悠久歷史;在合浦大浪古城遺址,尋訪兩千多年前漢朝郡治所在地的遺跡……自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後,前來北海市合浦縣參觀“海絲”文化的遊客絡繹不絕。

  合浦縣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擁有規模宏大的合浦漢墓群,文化底蘊深厚。2016年以來,合浦縣以“漢郡合浦,海絲明珠”為主題,打造漢文化主題遊園,開發了銅鳳燈、波斯陶壺、玻璃碗等“海絲”系列産品,還將“珠還合浦”傳説等“非遺”打造為舞臺劇,打響了文化旅遊品牌。

  海洋文化是開放的文化,是人與自然和諧的文化。走進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只見“海上森林”迎風搖曳,碧海藍天,白鷺起舞,美不勝收。保護區對外開放以來,突出生態體驗與科普教育特色,深受中外遊客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