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肅裕固族服飾傳承 堅守每朵刺繡的傳統意義
2018-01-24 09:28:12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編輯:李勝蘭

 中新網蘭州1月23日電 (楊娜 高瑩)“水的頭是泉源,衣服的頭是領子,帽無纓子不好看,衣無領子不能穿”。冬日的午後,甘肅裕固族文化傳承人瑙爾姬斯哼唱著家鄉的民謠繡著最新的花樣,家裏的陽臺就是她的工作室,也是她每天待的時間最長的地方。

  瑙爾姬斯哼唱的民歌廣泛流傳于甘肅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表現了當地裕固族民眾傳統服飾的特色。高高的衣領,尖尖的帽子,色彩鮮艷,繡花精美。2008年6月7日,裕固族服飾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裕固族是中國22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是甘肅獨有的民族,約14378人(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聚居在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麓的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從12歲開始跟隨母親學習做針線活兒的瑙爾姬斯,對自己民族的服飾有著難言的自豪感。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她在肅南縣縣慶活動上看到了本民族服飾的展覽,從此以後便對這種色澤鮮艷,做工複雜精細的服飾産生濃厚的興趣,自此,便開始了她長達三十餘年的製作、傳承之路。

  瑙爾姬斯説,裕固族的服飾不僅有眼睛可以看到的色彩鮮艷、高領子、長筒靴的特點,服飾的文化亦是非常豐富,在色彩和用料上都是非常講究。在本民族流傳的歌曲、傳説中有很多關於服飾的故事,這些故事又以各種符號的形式存在於裕固族的服飾中,代代相傳。

  “這個小包包上繡的圖案在裕固族語言中,就代表財富的意思。”瑙爾姬斯指著前幾天剛繡成的一個配飾解釋,所有的圖案和花樣,都有它代表的意義。祖輩們想用這種方式,將最好的祝福送給子孫後代。

  對傳統的堅持,是瑙爾姬斯在研究裕固族服飾的過程中非常重視的問題,她希望能將最原始的東西傳承下去,創新的基礎,也依然是對傳統的尊重,而不是對其一知半解就開始講創新,講發展。

  瑙爾姬斯小小的工作室裏,有各式各樣的裕固族傳統服飾、配飾,大到各種材料所制的可以挂在肩頭的褡褳,小到手掌大小的針線包。她也在研究學習的過程中深刻了解了裕固族婦女服飾對已婚和未婚的嚴格區別,並通過自己親身實踐製作,向更多的人去講解這種區別,打破他們對於裕固族服飾都是“高領子、尖帽子”的固有認識。

  在堅持將所有的服飾配飾都親身製作一次的基礎上,瑙爾姬斯開始開設培訓班,培訓家鄉的年輕人,培訓身在蘭州的裕固族青年。她説最開始講解的時候,有很多的人不理解。為了能更好地將這些燦爛的文化和古老的傳統保護傳承下去,她每年都會跟當地的老手藝人學習製作的方法,還會用微信隨時隨地向技藝高超的姐姐求助。

  讓她欣慰的是,肅南縣近年來重視裕固族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家鄉的“非遺中心”每個月都會開設傳習班,專門培訓當地的年輕人繡制裕固族服飾、配飾,通過售賣,還可以增加當地民眾的收入。

  打樣、包邊、刺繡,一個錢包大小的配飾,瑙爾姬斯製作完成需要一週左右的時間。裕固族家庭甚至從孩子出生,就開始為他們收集、準備這些服飾。女孩子出嫁的時候,總共有九件配飾,都是父母一點一滴收集所得,有的甚至會用牛羊作為交換,為她籌集頭飾上的珊瑚串珠。

  在瑙爾姬斯看來,這種一針一線、代代相傳的心意,是這些服飾傳達著裕固族人最寶貴的東西。

  除了培訓班,瑙爾姬斯還將裕固族服飾、民歌帶到中小學和大學生的課堂上。為了能讓學生們有最直觀的感受,她每次出去講課,都要身著裕固族的“盛裝”。一整套衣服穿戴完畢,有20斤左右的重量。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這種文化感興趣,瑙爾姬斯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白費。

  眼下,瑙爾姬斯花了五年時間為自己未來的兒媳婦繡制的婚嫁配飾已經基本完成。有很多的人向她諮詢做法,天氣暖和一些之後,她會開始新一輪的培訓講解。蒐集來的花樣,她會認真整理保存,將來,她想出一本花樣的書冊,為更多人了解、學習裕固族服飾文化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