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睛】 又是一年春去春又回,煙花三月的江南,是一個反反復復的夢境, “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從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江南春色的美態前都是無法做到矜持的。
夢境中水鄉的粉墻黛瓦、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象指明今年第一次出行的方向,選擇乘飛機到上海虹橋機場,不用出機場便可抵達到周莊的長途巴士站,説是長途,其實感覺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沿途阡陌縱橫,田野桃紅柳綠,水鄉盡在咫尺。
抵達周莊是下午陽光極好,稍作休整後便在小朱同學的帶領下“浪“在了古鎮的春色裏。
多次到過的周莊,已然如此熟悉親切,青石板被高跟鞋敲擊的噠噠聲都覺像是音樂的節拍,有人説,“天堂有個蘇杭,中間有個周莊”,就像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一樣,我想,每一個人心裏也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周莊。
枕水人家的水鄉韻味,只有走進周莊幽巷深處,才能體會千百年古鎮延續的人間煙火,是清晨河邊繚繞的炊煙;是日常餐桌一碗熱氣騰騰的奧灶面;是家家戶戶依然會到河邊洗衣漿裳的習慣;是日常一杯閒時的阿婆茶。
或許,女兒墻已經斑駁;石橋上的字跡已模糊,但是墻邊那叢開得正艷的紫金花,橋石縫中生長出的青青雜草,在這個春天裏述説四季的輪迴,周莊,依然是從唐詩宋詞中走來的周莊,而只是人來人往的變換罷了。
身為異鄉人,是非常喜歡聽當地人那口吳儂軟語的於是走在街頭巷尾,總也願主動和他們搭訕,隨意的聊上幾句,鎮上的居民多是很熱情的,第一天在湖邊遇見一位洗鞋子的阿姨,熱情邀請去她家做紅燒鯽魚、炒螺螄給我吃,讓人心裏暖暖的。
到三毛茶館,與張寄寒先生喝喝茶聊聊天,是很多三毛迷或是遊客最喜歡的事情,儒雅的先生總是臨窗而坐,不忙碌的時候,手捧一本雜誌看得入神,看到熟悉的朋友來,熱情起身泡茶,端出小吃點心,慢慢聊,先生不僅文筆了得,講述也是極其生動的,聽他講周莊的軼聞趣事或是歷史典故,便會有一種神遊了周莊一番的感覺。
大家最想聽的便是他與三毛之間的故事,三毛茶館的樓上樓下,都貼著以其相關的圖文,一個人或是三五友人,置身這古色古香的茶樓,靜靜的喝上一盞阿婆茶,任時光冉冉。那天遇見一位漂亮的女子,不知道她是不是三毛迷,住在對面的花間堂,兩天都來茶館一碗茶一個人一下午,安靜的享受古鎮時光。
作為土生土長的周莊人,張寄寒先生説,他要用一生去書寫周莊,那種愛是深入血脈與骨髓的,對於周莊,他太熟悉,那天有幸與先生聊了許久,從他那裏了解了許多之前不曾了解的周莊,讓周莊的畫面在我眼前更加立體生動起來。
三毛在給先生的第一次回信中寫道“寄寒,周莊有你在真好”。我也想説“周莊有您,真好!”,我想,到過了周莊,到過了三毛茶館的遊客,他們都會説”先生,周莊與您,真好!“
到了夜晚,熱鬧的街巷漸漸安靜下來,春夜的深巷中,貓是夜的精靈,在人潮褪去後,它們才一個個的顯露真身,或是矗立橋頭凝望,或是懶懶的打個盹,反正,這是它的地盤,基本上是不懼遊人的。拍貓,雖然它並不是很配合,但是若能抓拍到它精彩的瞬間,就非常歡喜了。
街市上的店舖還沒打烊,燈火流光處,夜遊的船隻挂上了燈在河道裏穿梭,船娘會應邀唱上兩曲和著船櫓拍打的水聲,悠悠颺颺由遠而近由近而遠,回蕩在古鎮上空,與迷離的夜色交織成周莊春夜畫卷。
雖是多次到過了周莊,但是周莊是一本讀不完的書,書名叫《有一種生活叫做周莊》,每一次短暫的相逢,僅能讀懂它少許部分,依然期待在下一次去發現它另一部分的精彩和不同。
(尤紫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