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岳陽6月18日電 題:探訪“龍舟故里”:“端午就是汨羅人的‘年’”
作者 劉著之
收拾好簡單的行囊,坐一小時高鐵,再轉乘一小時汽車,武漢教師王佳琪和妻子便出現在湖南汨羅街頭。夫婦兩人輕車熟路地趕赴屈子祠——中國唯一現存的紀念屈原的古建築。
6月18日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年端午節期間,汨羅這個湖南省東北部的小城,都會響起肅穆悠長的三段讚歌,祭奠曾在此生活的愛國詩人屈原。
西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士大夫屈原驚聞郢都失陷,毅然投江殉國。相傳,深深愛戴屈原的當地百姓紛紛駕船相救,千百條小舟穿梭于江面,汨羅江上波濤翻涌,喊聲震天。從那時起,端午、屈原、龍舟和汨羅江便緊緊聯繫在一起。
去年冬天,王佳琪夫婦就曾專程來到汨羅悼念。“這次挑選端午節再來,是想彌補沒有看到賽龍舟的遺憾。”
在汨羅的習俗中,五月初五是“小端午”,五月十五是“大端午”,各有不同的節慶活動。今年6月18日,13支汨羅本地隊伍在汨羅江上的香草湖展開激烈的200米直道競速比賽;28日,16支中外隊伍還將角逐“屈原杯”汨羅江國際龍舟拉力賽。事實上,這個充滿紀念、祈福、競技、團聚等多重意味的佳節,貫穿了當地人整個農曆五月的日程。
每年五月初五前後,許多民眾從全國各地趕到汨羅,悼屈子、賞龍船,感受傳統節日的氛圍。當地人“寧荒一年田,不輸一年船”的信念,也聲聲催促著在外遊子回鄉的腳步。
以往每年都隨家人為龍舟隊搖旗吶喊的“90後”黎培琳是土生土長的汨羅姑娘。今年端午,她和鄉親們自發組成鼓隊,身著古代士兵的服飾,在當天開幕的第十四屆中國汨羅江國際龍舟節上獻藝。
結束了激情四射的表演,黎培琳急著回家過節。“小時候最嚮往的是吃粽子,如今是形式大於內容了。可我還是喜歡端午,在外的親人都會回家團聚,這是難得的交流機會。端午,就是汨羅人的‘年’。”
當天13支汨羅本地龍舟隊伍中有一支全是女選手組成的龍舟隊,有30年參賽經驗的唐井亞就是其中一員。2017年舉辦的俄羅斯涅瓦龍舟賽上,她所在的隊伍還獲得了第四名。
談到獲勝“法寶”,唐井亞説:“靠的是拼搏奮鬥、舍得吃苦的龍舟精神。22個人的隊伍團結在一起,勁往一處使。有的姐妹在外地工作,每年專門飛回來好幾次參賽。”
艷陽下,記者漫步在汨羅屈子祠鎮街頭,龍舟匠人手中木屑翻飛,農戶門口艾葉清香。不遠處,屈子文化園正在施工,“詩歌中華”國際交流中心已嶄露頭角,“粽子文化産業園”也在拔地而起。各種新舊的文化符號交織在一起,又是一年端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