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海10月21日電 (記者 黃艷梅 楊志雄)深秋時節,走進廣西北海鐵山港碼頭,吊臂高聳,裝運著鎳礦、焦炭、煤炭以及大豆等散雜貨的車輛不斷穿梭,一派繁忙的工作景象。
作為廣西北部灣港的重要組成部分,鐵山港碼頭主要以服務臨港工業企業為主。“2007年開工建設之時,這裡就是一片海灘塗。”北海港分公司黨委副書記姚東明説。
如今,鐵山港正向億噸大港目標衝刺,1#-4#泊位已投入使用,5#-6#泊位基本完工,7#-20#泊位碼頭工程按計劃推進之中。姚東明介紹,投入運行六年來,鐵山港的貨物吞吐量呈跨越式高速增長,從2010年117萬噸增至2017年1875.4萬噸。
鐵山港是廣西向海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和漁業廳廳長蔣和生稱,廣西立足優勢,努力拓展“藍色經濟”發展空間,全力打造內聚外合、縱橫聯動“深耕東盟、拓展南亞、面向世界”的向海經濟開放新格局。
廣西海岸線長達1628.59公里,所瀕臨的北部灣海域面積有近1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與東盟國家唯一海陸相連的區域。目前,北部灣港已建成生産性泊位260多個,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個港口通航,實現東南亞、東北亞地區主要港口的全覆蓋。
蔣和生介紹,近年來,廣西臨海經濟“風生水起”,北部灣經濟區已形成以電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新材料、糧油食品等為主的現代臨海工業體系。欽州保稅港區成為廣西首批CEPA先行先試示範基地之一,吸引近400家中外企業落戶。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産業園成為國際産能合作示範區。
作為中國漁業大省(區),目前廣西海洋生産遍佈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西漁業部門及企業已與越南、文萊、馬來西亞、印尼、泰國、斯裡蘭卡、孟加拉、巴基斯坦等20多個國家開展對外合作項目,合作內容從遠洋捕釣作業,拓展到海洋養殖、漁業科研、生物保護、補給服務等領域。
蔣和生介紹,廣西企業在毛裡塔尼亞建設的遠洋漁業綜合開發項目,已建成28艘漁船的大型遠洋船隊,預計今年總産值可達19億元(人民幣,下同);廣西海世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文萊漁業綜合開發建設項目已投産建設,成為“文萊—廣西經濟走廊”首個成功在文萊落地的項目。中國—東盟海洋水産種業研發基地等項目亦在推進中。
廣西加快建設海洋經濟強區。據官方統計,2017年廣西海洋生産總值1394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1.4%。據測算,今年上半年,廣西海洋和漁業經濟仍然保持高位發展態勢,全區海洋生産總值713億元,同比增長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