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春11月4日電(薛欽峰)曾經的東、西遼河,污染多、水質差。多年來,“九龍治水”的現實讓這條中國第七大河流一直面臨難治理的問題。而如今,這一現狀正在改變。四平市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構建河湖保護管理體制機制,努力維護河湖生態健康,推進全市水生態文明建設進程。
落實“河長制” “多頭管”變“一頭管”
走在雙遼市區的西遼河岸邊,能看見清澈的河水裏魚蝦成群,偶有白鷺、野鴨等水鳥在此停留、覓食。“現在西遼河和南湖公園景色美麗,河道裏乾淨整潔,是茶余飯後的好去處。”雙遼市民劉靜感慨地説。這是四平守護一方河清湖美的真實寫照。
河湖之病表現在水裏,根子在岸上。以前,環保不下河,水務不上岸,河湖環境防治成為一道難題。
為解決這個難題,四平實行“一把手”工程,由地方黨政主要領導擔任河長,變“九龍治水”為“河長治水”。市級河長帶頭巡河,各級河長加大巡河頻次,並在巡河中不斷解決問題,從問題發現、督促辦理到整改交辦有嚴格的時間要求。
在雙遼市臥虎鎮,行走在河湖邊,很多地方都在醒目的位置豎立了河長公示牌,牌上明確標注河流基本情況、治理目標、河長姓名、聯繫電話等信息。全鎮21名巡查員每天開展三次巡河,建立長效機制。
四平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平市已基本建立市縣鄉村4級河湖長體系,全市838名河長湖長到崗到位,實現河湖由沒人管向有人管、由“多頭管”向“一頭管”、由管不住向管得好轉變。
對症下藥 精準防治
四平針對河湖管護突出問題,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水污染防治攻堅戰、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水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等專項行動。垃圾圍河、濫採河砂、污水直排入河、非法侵佔河道等現象得到初步扭轉,域內河湖面貌大幅改觀。
在梨樹縣一個新建成的污水處理廠,記者看到,污水經過多道處理工序檢驗合格後才排入河中。近兩年,梨樹、伊通、雙遼等縣級以上城市全部進行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四平市污染較重的南、北條子河重點實施了河道清淤疏浚,直排污水100%截留,消除的黑、臭水體比例達80%。
同時,四平市累計投資539.8萬元,加大涵養林栽植力度。目前,小紅嘴河、條子河、仙馬泉河三條河流植樹面積686畝,植樹90710株。此外,2017年以來,四平通過開展打擊非法採砂專項行動共清理取締非法採砂場超過百處。
四平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堅持一河(湖)一策,根據不同流域、不同河段具體情況,細化落實環境保護、生態治理、岸線管護各項任務,並將任務落實情況納入數字管理平台中,定期檢查調度,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河清湖美仍需久久為功
河清湖美絕非一日速成。在全面推進河長制過程中,四平通過出臺多個具體的實施方案,完善責任範圍的劃分機制、治理目標的細化機制等,用長效機制守護水生態文明。
例如,通過《四平市東遼河流域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整縣推進方案》的出臺,四平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周調度、月通報”制度。根據《四平市入河排污口調查摸底和規範整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相關部門對違法違規設置的入河排污口下達了整改通知單,要求有條件的要接入市政排水管網,沒條件的要對排放的污水進行深度處理後達標排放。
四平還創新引入了簽發河長令制度,要求各級河長、各屬地政府實行“一事一單”督辦制度,對河長巡河和河長辦督導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下達整改通知,並跟蹤整改結果。
目前,四平市已制定完善聯席會議制度,公安、環保、水利、國土等部門實現了信息共享,共商對策,通過聯合執法、共同學習等聯動方式,互補短板、提升效能,將先期的整治與後期的打擊有效結合,形成治理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