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繪素澡心·金陵—王小椿中國畫作品展
消費日報網  2018-11-30 10:22:19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微信截圖_20181204100719

  展覽時間:2018.12.5-12.9

  開幕時間:2018.12.05 15:00

  展覽地點:江蘇省美術館(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333號)

  學術主持:屠曙光

  策 展 人:韓猛

  主辦單位:南京師範大學中北學院

  承辦單位:南京師範大學中北學院美術系

  協辦單位:協辦單位:南京峰度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有竹堂文化藝術中心、立澄藝術館

  媒體支持:新浪收藏、光明網、環球網、中國經濟網、大公網、鳳凰、國際在線、騰訊大蘇、網易北京、大眾網、中華網、雅昌、華夏收藏、中國美術家網、卓克藝術網、中國拍賣網、琉璃廠在線、中國美術大觀、中華古玩網、中國文化藝術網、水墨中國、中國國家藝術網、中國山水畫藝術網、出山網、一號收藏、藝美視界、中藝書畫、中華時訊、中國藝術資訊網、中國書畫家網、中國藝術品理財網、中國畫廊網、青藝網、中國文化交流網、文化中國、人民美術、文藝網、藝術市場網、伍佰藝術網、中國美網、印象中國、新浪自媒體、今日頭條、豆瓣、一點資訊、搜狐、騰訊快報、鳳凰大風號、網易自媒體、百家號、UC頭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創新2

安靜的力量

  文/屠曙光(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傳統文化對於當下的意義,在於啟迪人們利用自覺之力解決人與己、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並化解由此而産生的種種問題。小椿將繪畫作為自省的一種方法,作為發掘自己內心不足的一面鏡子。這種將藝術作為人生修養手段、在心性上發掘藝術根源的方法,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精神無疑是深度契合的。也正是這個原因,小椿將個展均命名為“繪素澡心”,對於純素之道和心性修持的堅守,兩者之於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想這也正反映出他對於自身藝術觀的一種堅守。

  小椿在繪畫上取法宋人。在這一點上可以看出他更多的關注不僅僅是筆墨趣味,而是背後更為廣大涵容的世界。宋畫的零度自我,之於自然偉力的無我之境,也許是今天更多藝術從業者所難以理解的。這樣的創作,風格何由而生?小椿沒有這樣的困惑,用他自己的話説:風格無需追求,大可一任自然;刻意追求的風格,往往是慾望的疊加和慣性思維的無限放大。寡欲則靜,靜則道生。仍然是他堅定的純素的道路。我想這正是他逐一放下此前種種所長,專心致力於傳統繪畫的真正原因。

  欣賞小椿的畫,最直接的感受,是他畫裏瀰漫的安靜氣息。古人説,濁而靜徐清。將內心雜亂紛擾的東西澄汰乾淨,才能得到內在心靈的大快樂。優秀的藝術作品一定是作者純凈真性的流露,並因此而感染觀眾從而引發觀者心靈上的覺醒。

  從和小椿的交流中,我知道他對於安靜是有過深切思考的。他認為,安靜背後,是與道相契合的真樂。安靜的靜與動不是相對立的,安靜裏面所蘊含的恰恰是無限的活力與生機,而不是死水一潭,他甚至深切體會到,安靜的力量是無窮的。也許正如他所説,只有安靜,與心靈的距離最為接近;也只有更深切的安靜的創作,才更能抵達人心,之於作者和觀者都是如此。從他樸素的言語中,我感到他正身體力行地踐行和追尋哲學上所推崇的澄明之境。他是一位畫家,但更是一名修行者。

  對於自己的作品而言,小椿顯然既是創作者也是觀眾。在這雙重角色裏,相對於畫畫過程中對安靜的追求,我相信,他在繪畫的前後,應該感受了更多安靜所帶給他的快樂。

  戊戌春月于金陵

  走近溪廬——王小椿工作室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創新3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創新4

  作者簡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創新5

王小椿

  又名王曉春

  別署溪廬

  祖籍江蘇邳州

  1979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尚志市

  1998年于西安美術學院學習

  2003年畢業于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

  曾任教于南工院藝術設計係

  現居北京

  獨立藝術家

  作品入選建軍85週年全國美展並獲優秀獎(最高獎) 2012.7 中國美術館

  作品入選首屆《朝聖敦煌》全國美術作品展並獲優秀獎 2013.9 敦煌美術館

  作品參加第二屆“文化中國-全球華人書畫展” 2016.10 天津美術館

  繪素澡心·長沙—王小椿中國畫作品展 2015.11 岳麓書院

  繪素澡心·江陰—王小椿中國畫作品展 2018.04 江陰立澄美術館

  繪素澡心·金陵—王小椿中國畫作品展 2018.12 江蘇省美術館

  著錄

  《溪之廬—王小椿中國畫作品集》

  《繪素澡心集》上海書畫出版社

  《溪廬遊記》長春出版社

  《繪素澡心·江陰春曉—王小椿中國畫作品展作品集》

  《繪素澡心·金陵—王小椿中國畫作品展作品集》

  美術作品被 敦煌美術館、岳麓書院、桂林美術館等機構收藏。

  作品被人民日報、北京青年報、美術報、長沙晚報、瀟湘晨報、美術觀察、湖南衛視、人民網、新華網、華聲在線、鳳凰網等媒體專門介紹。

  部分參展作品: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創新6

江山月夜 紙本 35cm × 24cm 2018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創新7

幽谷圖 紙本 35 × 64cm 2018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創新8

溪廬雅會 絹本 47 × 31cm 2018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創新9

演教圖 絹本 83 × 52cm 2018年

繪素澡心·金陵—王小椿中國畫作品展

傳法圖 絹本 78 × 52cm 2018年

編輯:葛寧遠
在信息的海洋中為您導航陪您去週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