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將出臺全國首份街道設計標準
解放日報  2019-03-19 09:20:59

  街道是城市給人的第一印象。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愛逛的街道”,不管街道面貌如何,但一定都是安全、美麗、有活力的。2016年,上海出臺《街道設計導則》,從人的需求視角出發,刻畫出理想街道的模樣,由此成為全國第一個擁有城市級街道設計導則的城市。但導則僅僅是倡導,不具強制效力。如今,導則落地為“標準”。據悉,上海即將出臺全國首份街道設計標準。上海東西向大動脈“北橫通道(海寧路—周家嘴路段)”將率先試點。

  有趣的街道要明顯“可識別”

  “一條好的街道,不能只關注車道。”標準編制單位上海市城建設計集團教授級高工蔣應紅説,標準的最大亮點在於設計視角轉變,從只關注機動車道轉變為街道空間整體統籌。街道空間整體統籌,意味著車行道、人行道、沿街廣場綠地、座椅電話亭、行道樹、沿街商鋪等將被放在一個“鍋”裏,平衡火候,最終烹調出一道好菜,也就是這條街道的最佳效果。

  什麼是最佳效果?即“讓人最舒服的”街道。這種心理感受,在標準中被分解成眾多具體指標。單單“沿街建築”,就被細分為建築面寬比、業態、貼線率等。這些元素,都和人的感受息息相關。以貼線率為例,標準規定,商業街道、兼有商業屬性的綜合性街道兩側建築貼線率不宜低於80%;生活服務和兼有生活屬性的綜合性街道兩側街墻貼線率不宜低於60%。

  “簡單來説,貼線率越高,沿街面看起來越齊整、越有連續性。”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相關工作人員説,一項研究表明,在巨鹿路、長樂路、富民路等歷史建築保存較好的街道,貼線率均在80%以上。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的貼線率達90%。

  當街道不再只關注車道,活力能否回歸?實際上,貼線率的提高,可以幫助街道變得有趣、特別。學術界有類似結論,《偉大的街道》一書就提出,有趣的街道要具有很強的可識別性。美國著名規劃學家凱文·林奇認為,可識別的街道應該具有連續性。

  不僅貼線率,合適的業態、建築面寬比都有利於塑造出有活力的街道。在長樂路、巨鹿路這類建築指標適宜的街道,每天都有路人駐足、消費、社交。

  “慢行優先”有了可操作性

  在許多城市道路越拓越寬時,上海的街道把聚焦點放在“收縮”。早在2007年至2012年外灘改造中,上海就嘗試“收縮”。中山東一路(外灘段)的11車道縮減至4條車道和2條臨時車道,人行道由原來的2.5—9米拓寬至10—15米,大大增加沿街歷史建築的公共活動和觀景空間。

  2016年發佈的導則就強調街道“慢行優先”,要合理控制機動車道規模。在標準中,“慢行優先”的理唸有了更具操作性的規定。根據車速、車型大小,車道寬度被細分為六種,適用於不同類型街道,比傳統分類多了不少。“這是根據人的需求來設計街道。”城建設計集團規劃院副總沈雷洪説。以南京西路為例,道路紅線寬,從技術角度來説,車應該開得快。作為一條人流較多的商業街,車速反而應該慢。標準中,包括南京西路在內的商業街道,以及生活服務街道、歷史文化風貌區的景觀休閒街道,設計車道建議取低值。

  沿街建築是街道空間的關鍵之一,同樣要“人性化”。標準規定,街道的建築前區不能做永久停車場,而要造公共開放的活動和綠化空間。上海較為成功的嘗試是大學路。它從設計之初就辟出2米設施帶種植樹木,3米的建築前區變成沿街餐飲的外擺區域,併為行人提供3米步行空間,人性化的設計引來不少人流。此外,老年人的需求和遊人景觀需求都被考慮到了。標準認為,路面鋪裝要平整,避免不均勻沉降。

  本次出臺標準具“推薦性”

  “鼓勵慢行優先,不是就此放棄交通效率,而是兩者要達到平衡。”蔣應紅説。

  相比之前的導則,標準的操作性更強。比如,在導則中所有道路的轉彎半徑都要求縮小,這意味著車輛轉彎速度會更慢,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交通效率。但標准將道路進行分類對待。城市主幹路等級的道路、貨運為主的通行性街道,需保障車行速度,轉彎半徑都建議取較大值。而在行人密集的街道,轉彎半徑鼓勵縮小,降低車速。

  理想街道能否順利推廣?實際上,導則對上海街道乃至全國已經産生了不小的影響力。記者梳理髮現,自2016年上海出臺導則後,南京、廈門、鄭州、廣州等城市也都相繼啟動街道導則編制。上海街道已發生著點滴變化。導則的試點路段天潼路改造,讓出一條車道,騰挪為人行空間,讓渡路權;海倫路拓寬工程中,營造更多公共空間;政通路改造,路面轉變為花崗岩,實現人車分離,行走舒適度提高;有“滬東第一路”之稱的楊樹浦路,正在改造成露天博物館,其街道設計方案榮獲中國城鄉規劃設計行業的最高獎項“2017年度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去年以來,上海對全市道路人行道逐步提升更新,根據導則打造有特色的道路。

  此次北橫通道將試點標準中的慢行理念、空間統籌設計等。“能落地的都會進行嘗試。”業內人士表示,本次出臺的標準是推薦性標準。這意味著在新建街道或改造時,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優先考慮塑造理想街道。不過,標準給出了具體的操作數字,有利於理想街道的推廣。(解放日報 記者 戚穎璞)

編輯:葛寧遠
在信息的海洋中為您導航陪您去週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