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3月25日電題:空海並進通五洲——海南“一帶一路”支點作用凸顯
新華社記者柳昌林、涂超華
南海碧波,絲路帆影。昔日海南作為古絲路上重要的海上驛站,見證了海上絲路的繁榮景象。
如今, “海南-東盟”航線萬噸巨輪劈波斬浪,連接世界的“空中走廊”初見規模,國際“朋友圈”不斷拓展。海南“一帶一路”支點作用日益凸顯,對外開放新格局取得重要進展。
開航班織航線 緊密與世界相連
港區內車輛穿梭,海面上巨輪交錯。3月的洋浦港,一片繁忙景象。
去年12月底,“海南-東盟”班輪航線從洋浦港開啟首航,由此打通了我國西部地區經海南直航東南亞的出海通道。
海南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洋浦分公司總經理符傳育説,依託這一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的新支點,洋浦港今年已開航67個班次,累計發送貨物量和完成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分別增長21.6%和20.7%。
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經脈和重要內涵。近年來,海南省不斷織密海運航線,已形成聯結東南亞、輻射亞歐的外貿航線佈局。
與此同時,海南積極打造“空中絲路”,不斷拓展國際航線,將海南與世界緊密相連。
“從海南出發,4小時飛行時間可以覆蓋亞洲21個國家和地區約佔世界47%的人口,8小時飛行時間可以覆蓋亞洲、大洋洲、歐洲、非洲等59個國家和地區約佔世界67%的人口。” 海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勝説,海南在打造4小時、8小時航線經濟圈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據介紹,海南去年開通和加密至東南亞熱門城市的空中直航航線,國際航線拓展到74條,並力爭到2020年開通100條國際航線。
海空航線的加密,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的頻繁,開啟了海南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2018年海南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0.8%,比全國平均水準高11.1個百分點;入境過夜遊客達到126.36萬人次,同比增長12.9%。
搭平臺架橋梁 拓展國際“朋友圈”
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將於3月26日至29日隆重舉行,風光旖旎的博鰲小鎮正盛裝迎接四海賓朋。
“海南在服務保障論壇的過程中與博鰲亞洲論壇一同成長,共享收穫。”王勝説,通過充分利用論壇主場外交平臺優勢,海南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搭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流合作的新橋梁。
已成功舉辦了4屆的中國-東盟省市長對話,填補了中國與東盟地方政府交流機制的空白。去年,對話倡議成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郵輪旅遊城市聯盟”,促進郵輪旅遊共同發展。海南業已開通14條至越南、菲律賓及其他南海國家(或城市)的郵輪航線。
通過博鰲論壇的平臺,海南近年來累計策劃海南主題活動近百場,打造了“中國-東盟省市長對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島嶼經濟分論壇”“南海合作分論壇”和“華商領袖與智庫圓桌會”等一系列對外交往平臺體系,積極參與區域交流合作。
借助博鰲論壇的平臺和品牌優勢,海南的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海南與1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11個地方省市簽署結好意向,國際友城數量也增至59個,省級友城位居全國前列。
“其中,島嶼友城的數量佔到了一半。”王勝表示,海南還將不斷用好全球島嶼經濟體“朋友圈”資源,為全球島嶼經濟發展提供重要國際公共産品。
走出去引進來 深化合作築未來
海南自古就是中西商船往來的補給港和商品中轉地。島上留存的文化遺跡和不斷出水的南海文物,都蘊含著一段段有關古絲路的悠悠歷史。
書寫“一帶一路”新華章,打造成為我國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這是新時代賦予海南的歷史使命。
海南在全國率先制定了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對外交流合作五年行動計劃等文件,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增強對“一帶一路”建設的統籌謀劃。2018年,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為推進海南與“一帶一路”參與國合作提供了指引。
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産品冬季交易會是中國唯一的熱帶農業展會,也是“一帶一路”國家農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去年年底舉辦的第21屆冬交會上,34個國家和地區的138家企業帶來400種産品在“一帶一路”國際館展出,境內外客商達6000多名。
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並舉,海南一批企業帶著科研技術和資金頻頻與沿線國家開展對外經貿合作,互利共贏。
去年,海墾集團與馬來西亞橡膠局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將在促進改性橡膠瀝青道路技術商業化、加快研製和應用智慧割膠設備兩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海墾集團副總經理、海膠集團董事長王任飛説,東南亞的橡膠種植端大部分是小膠農和小農場,很難在種苗研發等領域有所投入。海膠集團的研發成果能夠給東南亞橡膠企業帶來更大效益,集團自身也能通過合作獲得更大的市場機遇。
參與“一帶一路”為海南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僅今年1月,海南對“一帶一路”參與國家進出口總額達26.2億元,同比增長43.5%,佔同期海南外貿進出口比重的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