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融合發展 盤活綠色“生意經”
安徽日報  2019-04-18 09:37:19

  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旅遊消費市場紅火。其中,適合踏青賞春的綠道,頗具人氣。

  沿著金寨縣油坊店鄉面衝村的西茶谷綠道徒步而上,這樣的旅行看起來稀鬆平常,但對於忙碌的六安白領王新民而言,這是性價比極高的休閒之旅,可健身,可觀景,可入住農家樂,享受慢生活。

  綠道不僅本身就是絕美的“綠野仙蹤”之地,還將周邊的景點串聯起來,為沿途帶來了經濟效益。隨著綠道網絡的不斷完善,無論是城市綠道還是郊野綠道,正逐步與旅遊、體育、文化等産業融合,拓展了消費升級空間,帶來更多延伸價值。

  穿鄉到村 家家門前有風景,戶戶庭院出效益

  “在農家樂裏吃點土菜,再沿著茶谷綠道走走,一邊是碧波盪漾的水庫,一邊是滿眼翠綠的茶園,一陣春風吹過,茶香沁人心脾,真的很舒服。”清明節假期,王新民帶著家人來到了西茶谷綠道,漫步其中,他和家人都覺得來到了“童話世界”。

  徜徉在鄉間綠道,既可感採菊東籬的悠然,又能賞碧水連天的壯觀,還可觀百花盛開的爭艷。綠道,吸引了大批城市居民到鄉村休閒娛樂、餐飲住宿。

  過去的一年,像王新民一樣,來到西茶谷綠道遊玩的旅客達到了3萬人次。

  一頭牽著尋綠而來的遊客,一頭連著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活環境升級的村民。綠道連通城鄉,城裏人來遊玩了、村民們則富了。

  站在金寨縣油坊店鄉面衝村村民鄭學偉家門口,遠處是一片翠綠的茶園風光,步行不到3分鐘,即可到達西茶谷綠道。

  3年多前,茶谷綠道建設完畢,鄭學偉的農家樂也隨之開門迎客。“我以前在外地建築工地上打工,一年下來,七七八八的收入加起來,只有幾萬塊錢。”4月10日中午,戴著鴨舌帽,在廚房裏忙碌的鄭學偉告訴記者,隨著綠道的建成,越來越多的遊客走進這個小村莊,“人多了,機會也就來了。我回家開了這家農家樂,現在生意好得很,假期裏必須得提前預定才有位置,年收入有十幾萬元。村子裏已經開了7家農家樂。”

  “西茶谷綠道迎合了人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精神需求,也實現了茶葉由單純的農業生産向生態、生活功能拓展。”六安市金寨縣城市公共事業管理局局長鄧應和告訴記者,5年間縣裏建設鄉村綠道51公里,其中,面沖茶谷綠道、響洪甸綠道、洪家河綠道等已成為助推金寨脫貧攻堅有力支撐,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家家門前有風景,戶戶庭院出效益,綠道,為沿途村民的生活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不少綠道經過的村莊都開辦了農家樂,鄉村土特産也賣上了價格。“綠道修到了家門口,基礎設施越來越好,遊客多了,我們在家門口創業很有信心。”肥東縣長臨河鎮的村民王興寬説,“不僅能開農家樂,還能賣土雞蛋、土雞等特産,每年能掙十來萬塊錢。”

  串珠成鏈 激活沿線好景觀,構建旅遊新通道

  路飛是合肥市一家戶外俱樂部的負責人,近年來她策劃的諸多戶外遊玩活動,綠道是重要的元素之一。

  兩周前,她策劃了一期在徽州綠道上徒步遊的戶外活動,從黃山市徽州區的翼峰驛站出發,半小時的騎行,可以到達謝裕大千畝生態茶園。騎行途中還能見到成片的竹海,層層梯田美妙如畫。“零距離感悟徽州的美,騎行、徒步都是絕佳的方式。穿行在古鎮、田園、竹林、溪流間,一路山水一路風景。”路飛説,“春季是戶外活動的旺季,每週都有幾場戶外活動,省內活動人均消費在幾百元左右。這幾年,徽州綠道的騎行、徒步活動頗受青睞。”

  如果綠道只是一條滿眼綠色的道路,可能還不能吸引到太多的遊客,但串聯了多個景區之後,就成為了一條連接自然山水、公園景區與歷史景觀的綠絲帶。

  黃山徽州浪漫紅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綠道管理部負責人李潞表示,徽州區35條綠道,全長365公里,以綠道為藤,景區(景點)、“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百佳攝影點、農家樂、苗木基地、美好鄉村、農村新型社區等為“瓜”,串藤結瓜,串點成片,用綠道把徽州區結合成一個大的徽州旅遊景區,把有形的綠道建成遊客休閒旅遊之道、市民休閒健身之道。“以綠道為載體,設計推出的精品戶外休閒體育旅遊線路,深受遊客歡迎。”李潞説。

  和徽州綠道一樣,環巢湖綠道的串聯景點也吸引了不少遊客。

  據了解,巢湖原先的旅遊資源並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如今,綿延互通的環巢湖綠道猶如“血管”,串聯起沿線55處自然生態景點和106處歷史人文景點。依靠臨近合肥市的區位優勢,巢湖的旅遊發展潛能被激活,在旅遊版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2018年國慶假日期間,巢湖市共接待遊客159萬人次,同比增長29.7%,實現旅遊業總收入3.3億元,同比增長30.4%。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總工程師梁莉莉介紹,通過綠道網對城鄉景觀資源與興趣點的串聯,給鄉村發展休閒旅遊帶來了機遇,為城鄉的雙向交流提供了路徑。

  一條條綠道的背後,餐飲、住宿、景區等環節都被帶動起來,一整條産業鏈正逐漸發展完善。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建處處長汪恭文表示,綠道建設將有力推進城鄉發展,有效整合各類旅遊、休閒資源,構建城市休閒産業和區域旅遊經濟的新通道。

  “綠道+” 驛站變身消費點,廊道成為目的地

  最近這段時間,在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內負責觀光車業務的盧明忙得很。

  “天氣越來越好,很多市民來公園裏的綠道玩耍。週末和節假日一天能達到五六萬人次的入園量。”4月13日,盧明一邊開車一邊介紹道,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的三級綠道體系是我省綠道體系的示範區。一級綠道為瀝青路,方便觀光車的行駛;二級綠道主要用於跑步;三級綠道主要是木棧道和砂石路,貫穿林中,使遊客能親近森林。

  綠道建設,不僅有生態和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也很明顯。

  “每次來這裡,我們都會花幾十塊錢,租一輛雙人車,一邊騎行一邊欣賞風景。如果有朋友帶孩子來,還會光顧這裡的遊樂設施。”4月13日,在公園內騎行的小胡夫妻笑著説。

  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工作人員胡慶姝告訴記者,公園管理方積極挖掘二次消費項目,通過經營電動觀光車、趣味自行車、森林小火車、無軌火車和遊樂項目等,每年經濟收入能夠增長25%左右。

  遊起來,綠道的經濟活力隨之釋放。那麼,在綠道玩累了、玩餓了怎麼辦?對於這一疑問遊客完全不必擔憂。

  “早在2012年,我們就制定了城市綠道設計技術導則,規劃先行,要求綠道建設應該有適當的配套措施,即設立一定數量的驛站和服務點,提供休憩、飲水設施等,同時提供租售、露營、諮詢、解説、救護、保安等服務設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建處主任科員李萍介紹道。

  記者了解到,目前很多地方在綠道沿線設置了驛站,不僅累的時候可以休息,下雨時能避雨,有的還可以在裏面上網喝咖啡、租借自行車。

  驛站變成消費的會客廳,廊道也成為了旅遊目的地,在綠道上舉辦的活動越來越多。業內人士建議,“體育+綠道”“賽事+綠道”,是綠道作為優勢資源産品化的形式之一。體育運動的主體是青少年、年輕人,他們對時尚文化有所追求,因而在資源産品化中,可以注重疊加效應,比如,辦綠道體育賽事的同時,可以辦一個音樂節,抓住年輕人的需求,拓展消費升級的空間,打開新流量的入口。

  綠道從最初的線性空間,到旅遊休閒産品的主體綜合空間,需要充分發揮綠道建設的經濟功能。安徽農業大學林學與園林學院院長黃成林認為,一方面可以進一步發揮平臺優勢,將沿途資源串聯起來;另一方面,可以結合當地文化以及相關業態,如農業、體育、文創、研學等,形成更多旅行産品,從而進一步活化綠道資源,美化生活空間,助推鄉村振興。(安徽日報 記者 何珂)

編輯:葛寧遠
在信息的海洋中為您導航陪您去週游世界